
回想起第一天来到学校时,当我带着书走进教室门口的时候,迎面而来的是一个个好奇的目光,对我来说这是正常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都是带着点“八卦”的气质吗,但令我没想到的是当我介绍完自己后,他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竟然是我有女朋友了吗?这令我哭笑不得,而我则较为圆滑地回应说这不方便透露,这反而引起了他们的窃窃私语,有学生甚至说了句“大龄单身狗”,这搞得我是欲哭无泪,我知道自己碰上了老教师口中的“铁板子”了。
从此,嘶吼和苦笑成了我的常态,作业与听写成了我维持老师“尊严”的唯一武器,课堂仿佛成了战场,我们在你来我往中互相试探着彼此······
虽说学生们的“攻势”猛烈,但在这场“战役中”中最先打开突破口的那个人却是我,因为上级安排的家访任务,让我得以有了和孩子家长直接面对面的了解机会,虽然心里有些忐忑,但是这无疑让我又有了一个可以“对付”孩子们的底牌,不论是在什么时候,家访永远都是孩子们心中永远的“梦魇”,那些表现较差的孩子,在家访之后少不了要挨父母一顿“亲情”教育。以此为契机,我根据安排的名单,在课上便对这几名孩子进行重点“照顾”,这几名学生大部分都是班级捣蛋的“代表”,几次提问的效果都不理想,这也加深了我想借“家访”之机会来好好修理他们的念头。
在准备了一段时间后,我开始陆续就这几名同学的家庭情况开展家访,我首先先去了几名表现比较良好的同学家里,家长除了比较诧异我的年龄外,其他都比较顺利,陆续开展了几家后,我的信心也是越来越足,但是当我走到那几名表现比较差的学生的家里的时候,我的想法渐渐开始变得不一样了。之前家访来迎接我的大多数是孩子的父亲或母亲,但在这之后多为头发斑白的老人或者学生的哥哥、姐姐,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上课经常说话的小男孩,他的家里只有他和他的哥哥,他的哥哥平时工作回来的也比较晚,因此放学后他一般都是到附近的一个托管去学习,等哥哥回来后再回家,和他们一块住的还有他们的母亲,但工作时间常常不固定,有时到很晚才回来,这个男孩在很小时父母便离异了,由母亲独自带着他们两个。从这方面看,他平时的一些行为就不难理解了,在这样一个缺少父爱的家庭里,他平时的很多行为实际上就是为了引起你的注意,他希望有人能看到他!
回去后,我趴在床上,回想起曾经的往事,内心久久不能平复······
第二天当我再次回到那个熟悉的讲台前时,回首望去之前的那几个“皮”孩子,我知道他们的小动作少了,而我对他们的吼声也少了,当我们再看向彼此时,眼中倒映的都是彼此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