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生校园网 > 大学生新闻 > 校园新闻

践行“七个一百”大学生成长计划,闽江学院学子探秘两岸科创融合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11-10    阅读:
    来源:江宇晨
为深入推进闽江学院“七个一百”大学生成长计划,深化闽台科创融合认知,近日,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2023级工商管理(闽台合作)1班团支部组织团员赴两岸科创交流中心开展“七维砺行百淬成长”主题调研活动。活动通过“研阅百卷、聆听百讲、躬行百企、访谈百贤、精研百例、著述百文、闽院献智”七个维度的系统设计,构建起“理论输入—实践感知—分析提炼—成果输出”的完整成长闭环,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两岸科创合作新路径,在交流中凝聚融合发展共识。

活动筹备工作细致扎实,为调研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团支部提前与两岸科创交流中心对接,精准敲定行业座谈会、入驻企业参访及两岸项目核心员工深度访谈的具体安排,并同步协调校内场地,构建“校外调研+校内总结”的闭环体系。资料筹备阶段,紧扣“研阅百卷智启科创”要求,系统整理闽台科创合作政策文件、中心发展白皮书及50余个两岸协同创新案例;针对“精研百例解码科创”目标,设计涵盖技术转化、人才合作、市场拓展等多维度的访谈提纲与案例调研清单,确保调研内容兼具专业性与针对性。同时,团支部完成调研手册、笔记本、活动横幅等物资准备,明确带队负责人、记录员及访谈组分工,提前开展调研培训,提升成员参与实效。

调研期间,团员们按照“七维砺行”流程层层深入,全方位感受两岸科创融合活力。在“研阅百卷聆听百讲”环节,团队先组织系统研读闽台科创合作历史文献、两岸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等前沿报告,随后参与“聆听百讲洞见两岸”座谈会。中心负责人、行业专家及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学生团队围绕“两岸科创政策协同”“青年创业扶持”“技术成果转化路径”等主题开展专题讲座,专家结合自身经验解读“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运作机制,分享在闽创业的“政策红利与实践挑战”,为团员们搭建起“理论+实务”的认知桥梁。

“躬行百企访谈百贤”环节让团员们走进科创一线。大家实地走访中心内两岸合作的智能制造、跨境电商、文化创意类企业,直观观察跨境直播基地及联合研发实验室的运作模式,详细记录企业在技术融合、市场对接中的创新做法。在与两岸项目核心员工的深度交流中,团员们围绕“两岸团队协作模式”“跨地域沟通技巧”“科创项目融资难点”“青年人才培养策略”等问题展开提问,访谈对象以真实案例分享经验。一位台湾工程师的分享让大家深受启发:“两岸技术团队互补性强,大陆市场广阔与台湾研发优势结合可实现1+1>2。”鲜活的实践案例让学生对闽台科创合作的现实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调研后期,团员们聚焦“精研百例著述百文”目标,将参访企业案例与文献资料整合,按“技术合作型”“市场联动型”“人才共育型”分类梳理典型案例,运用SWOT分析法剖析不同合作模式的优势、短板及优化路径,形成《两岸科创合作案例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分组撰写涵盖“闽台科创合作现状分析”“青年参与路径建议”“政策优化方向思考”等维度的高质量调研报告3篇,实现实践成果的沉淀转化。

“闽院献智百战铺程”分享会在校内顺利举行,各调研小组以PPT形式展示成果,结合访谈片段、企业实拍视频还原调研过程,围绕“如何提升两岸青年科创合作意愿”“高校在科创融合中的角色定位”等议题展开激烈讨论。杨金发老师受邀点评,肯定了学生提出的“建立两岸青年科创导师库”“打造跨境创新孵化平台”等建议的可行性,并提出“认知、态度、意识、个性”八字闽台合作重点,为团员们提供了更系统的指导。

此次调研活动成效显著,实现了学生、校地、价值层面的多维提升。学生层面,团员们在知识上系统掌握了闽台科创合作政策、产业趋势及企业运营逻辑;能力上,访谈沟通、案例分析、报告撰写等实践技能显著增强;思维上,学会以“政策—市场—技术”协同思维分析问题,培养了辩证思维与全局观念。校地层面,活动推动闽江学院与两岸科创交流中心达成合作意向,明确将人才输送、资源共享纳入后续合作内容,拓宽了校际学术交流渠道。价值层面,学生通过与台湾籍员工的近距离交流,深化了对两岸“同根同源”文化基因与“共促发展”共同诉求的认知,进一步坚定了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信念。团支部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依托“七个一百”成长计划,搭建更多校地协同、两岸互动的实践平台,引导团员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融合中践行使命,为闽台科创融合发展注入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