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业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实习经历已经成为经管类学生升学求职路上不可或缺的核心“软实力”。一份优质的实习经历,既能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子提前洞察行业动态、明晰职业方向,成为简历中最具说服力的亮点。然而,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低年级同学却面临着信息壁垒难破、能力适配不足等痛点。
为打通低年级学子的成长壁垒,赋能未来发展,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职梦初启,实习探新”秋季自主实践团应势而生。这支由8名来自经管学院与厚德书院不同年级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以“提高实习意识、增强实习规划、扩大实习渠道”为核心,通过线上调研与线下访谈相结合的多元化方式,开展了一场系统性、针对性的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为学弟学妹们照亮实习前行之路。
一、精准集结:一支高效协同的“赋能小队”
为确保实践活动有序推进,团队成立了撰写组、调研组、宣传组三个核心小组,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在正式开展实践前,团队成员积极参加线上宣讲会,主动汲取优秀实践团队的经验做法;随后多次召开线上会议,结合经管学科特色与低年级学生的实际需求,反复研讨实践方案。经过多轮头脑风暴,团队最终敲定了“调研诊断—经验赋能—资源整合—方案落地”的闭环实践路径,细化出线上调研与线下访谈两大核心活动模块,并制定了详尽的时间规划与执行细则,从前期准备到中期实施,再到后期成果转化,每一个环节都责任到人、节点明确,为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筑牢了坚实基
础。

图为组长布置任务给组员
二、调研诊断:线上数据与线下诉求的“双向奔赴”
要为低年级同学提供精准有效的实习赋能服务,必须先全面深入地掌握他们的真实情况与核心诉求。实践团采用了“线上问卷+线下访谈”的立体化调研策略,既保证了调研的广度,又确保了信息的深度,力求全方位、多角度捕捉低年级学子的实习现状与困惑。
1.线上调研:百份问卷,勾勒实习认知全景图
“问卷设计必须逻辑严谨、问题精准,才能真正反映同学们的真实想法。”为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调研组杜弈凡同学设计制作了《高校学生实习认知与需求调研问卷》。在问题设置上,既包含“是否有实习意愿”等基础认知题,也涵盖“实习目的”“认为自身缺乏哪些实习必备技能”等针对性问题;同时,为保障数据有效性,团队还设置了逻辑校验题与筛选题目,避免无效填写。

图为通过问卷收集到的数据结果
问卷设计完成后,宣传组通过朋友圈等多渠道进行广泛宣传,经过为期两周的问卷回收,团队收集到大量有效样本。通过对问卷数据的整理分析,一幅清晰的低年级学子实习认知全景图逐渐呈现:在实习意识方面,约40%的学生对实习有初步想法但还未落地;在规划态度上,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大一大二年级进行实习规划是有必要的;信息渠道方面,近40%的同学能够掌握获取实习信息的渠道,但普遍反映信息杂乱、可信度难以辨别;关于学校对学生实习的助力诉求,近80%学生认为应当拓展合作企业,建立专属平台帮助推送适配岗位。这些数据为后续开展针对性的经验分享与指导提供了坚实的量化依据。
2.线下访谈:深度交流,捕捉真实困惑与诉求
如果说线上问卷勾勒出了实习现状的“轮廓”,那么线下访谈则是填充了“血肉”,让团队更直观地感受到低年级同学的真实困惑。实践团采用“小组访谈+深度访谈”的双轨模式,保证了调研覆盖的全面性与针对性。

图为成员随机采访同学
在学生访谈层面,团队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提纲引导同学们敞开心扉,同学们纷纷道出了自己的困惑与迷茫。面对部分同学对实习重要性认识不足、不知如何平衡学业与实习、缺乏简历撰写和面试技巧等共性问题,团队成员一边认真记录,一边耐心倾听,并不时进行引导和交流,全面捕捉低年级学子的真实诉求。
三、经验赋能:朋辈引路与专业指导的“双重加持”
为了给低年级同学提供切实可行的实习指导,实践团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还采访了部分优秀学长学姐以及专业领域老师,让学弟学妹们既能获得接地气的实战经验,又能得到高屋建瓴的专业建议。
1.朋辈访谈:过来人分享,避坑指路干货满满
“学长学姐的亲身经历是最宝贵的财富,他们走过的路、踩过的坑,都能成为学弟学妹们的参考。”基于这一理念,实践团积极邀约不同领域的优秀学长学姐开展一对一深度访谈。这些学长学姐不仅来自金融、企业管理等经管类核心专业,还涵盖了互联网、国企、外企等多个热门行业,拥有头部企业实习经历和丰富的求职经验。
在访谈过程中,学长学姐们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实习心得与实战技巧:在信息搜集方面,他们推荐了“企业官网+招聘APP+校园招聘”的组合方式,提醒学弟学妹们注意信息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在实习适配方面,结合自身经历讲解了如何快速适应职场环境、如何处理急活难活、如何平衡实习任务与学习生活等实用技巧;同时他们还建议既要把专业基础打好,也要考虑目标企业类型在履历上做针对性的加码。学长学姐们用真诚的分享、实用的建议,为学弟学妹们避坑指路,让大家对实习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2.专业指导:名师献策,校准方向保驾护航
除了朋辈经验分享,实践团还特别邀请了指导老师范辞涵以及经济管理学院的郭桂贤老师进行专业指导。两位老师长期从事经管类学生的教学与就业指导工作,对行业发展趋势、人才培养要求有着深刻的洞察。
在访谈中,两位老师围绕低年级学子普遍关心的核心问题,提供了极具专业性与指导性的建议。针对“大一大二没有履历如何实习”这一热门话题,老师指出:“所有人初到职场都是新学技能,这主要考验的是职场思维,因此大一大二学生出去实习更多获得的是见识和体验,通过实习找到自己的所长,通过实习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此外,老师还针对低年级实习能力培养重点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强调了持续性努力的重要性,为实践活动的方向校准与成果落地提供了重要支撑。

图为团队成员与郭桂贤老师和范辞涵老师进行访谈
四、成果转化:从实践调研到赋能落地的“价值跃迁”
经过数周的辛勤付出,“职梦初启,实习探新”秋季自主实践团的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团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方式,将构建起“数据调研—经验分享—专业指导”的完整赋能体系,从而为低年级学子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实习支持。
同时,实践团还将向学院相关部门提交了优化实习指导体系的建设性建议,内容涵盖搭建实习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朋辈导师帮扶机制等多个方面,为学院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实习指导体系提供宝贵的实践依据。“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能帮助当下的低年级同学解决实习困惑,更能为学院的人才培养贡献一份力量,让学弟学妹们都能在实习探索的道路上少走弯路。”队长陈雨霏说道。
五、初心不改:以青春力量搭建成长桥梁
“职梦初启,实习探新”秋季自主实践团的旅程虽已接近尾声,但赋能低年级学子成长的初心从未改变。实践团的同学们通过扎实的调研、真诚的交流、精心的总结,帮助经管学院低年级学子深化实习认知,更为学院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实习指导体系提供了宝贵的实践依据。期待更多经管学子能从此次实践成果中受益,用扎实的实习经历为人生发展赋能添彩;也期待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学加入到实践的行列中,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图为团队成员与指导老师合影
职梦微光
问卷页间叩问迷茫,访谈声里点亮方向。朋辈指引如星芒,老师指引暖心房。实践之路短亦长,照亮实习少年郎。从此不再怕风浪,职梦扬帆向远方。
图文来源|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职梦初启,实习探新”秋季自主实践团
编辑排版|贺语宸
审核|陈雨霏 冯天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