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报告

三下乡南京中医药大学“绽青春,助发展”乡村振兴特色产业调研团——灌阳县三联村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三下乡|南京中医药大学“绽青春,助发展”乡村振兴特色产业调研团——灌阳县三联村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农业其先行。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乡村振兴的实现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走进乡间,扎根基层,在一线切身了解民情、乡情、国情的同时磨炼了意志、锻炼了能力。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养生康复学院“绽青春,助发展”乡村振兴特色产业调研团着眼于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在广西灌阳县三联村开展了一系列调研。
政策护航助力乡村振兴
在开展实地调研之前,调研团在线上发布了相关问卷预先采集了一些信息。经过分析整理后得到60份有效信息,问卷填写者分布为群众、共青团员和中共党员,分析结果表明超过半数的村民不太了解或仅了解一些“乡村振兴”战略,对于乡村振兴的展望主要体现在提高收入水平以实现生活富裕和居住环境的改善上。随后调研团对三联村书记郑凯进行采访并了解到:三联村目前还处于乡村振兴的初级阶段,虽然三联村早于2016年实现脱贫摘帽,但任然有一部分村民是在2017、2018年甚至2020年才实现脱贫的。所以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当地政府也有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创造创业就业条件希望吸引青年人回乡发展,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新鲜血液。郑凯书记也表述了自己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乡村振兴目前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国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确实是一个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因为我们中国还有六亿的农村人口。这六亿多人口就目前发展状况来看,不可能完全脱离土地去城里务工。就现在目前来说的话,城市里面也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乡村振兴让我们这6亿的农村人口能够有产业,能够有发展,能获得社会共同进步的一个红利。”
青年返乡推进乡村振兴
青年返乡不仅是为乡村带来了人力资源,更在回流的过程中将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信息、管理等扩大再生产要素带回家乡,领头开展多样化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引导和新的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实现由点到面,带动一方,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内在活力,让乡村的人气慢慢旺起来。因此为了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包括“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特岗计划”等计划引导青年大学生扎根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是极为重要的有生力量,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入乡村振兴事业,让广大农民群众收获人才带来的发展红利,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说:“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着这个路子走下去,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调研团采访了当地的果园种植户,了解到灌阳县的李子这一大特色种植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的变化,以及该产业在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上的成效。据种植户所说,自己种植果园已经有二十几年,种植面积共40余亩,亩产近5000斤,销售业绩一年比一年好看,让自己的收入得到了提高的同时为村里带来了许多就业机会,村民可以到果园工作增加收入,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三联村的经济发展。
结合线上问卷的信息,三联村内的道路几乎全部是水泥路和柏油路,为果蔬销售提供了良好的运输条件,这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让作物走的出大山,让财富运得进乡间。近年来,线上选购商品成为大家购物的一大途径,在许多乡村也有乡间“网红”为家乡宣传,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乡村风光也开拓了乡间的果蔬产品的销路。由此可见,推进农业产业、旅游产业和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农业产业链,实现产业振兴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社会企业赋能乡村振兴
在采访三联村书记的过程中,调研团也了解到因为三联村现在还处于一个非常初级的乡村振兴的阶段,现在的主要目目标还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所以目前与三联村相关的社会企业项目很少。但随着三联村的发展,除了发展村内的本土产业,还可以吸引社会企业为乡村振兴赋能。
理想中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企业”应兼顾着社会目标、商业目标和人生目标,社会目标保障事业心的崇高和规范,商业目标保障事业心的可持续和被激励,人生目标保障事业心的尽心尽责和文化认同。
当前阶段,与其说“社会企业”在乡村振兴中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不如说乡村振兴时代是“社会企业”孵化的春天,两者的相互推动,是快速振兴发展和多轮次可持续振兴的重要保障。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振兴乡村,更是振兴国力、振兴民生、振兴文化,乡村振兴也振兴“社会企业”,企业应大胆的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和新动能,去勇敢的开创“社会企业”的新乡村经济时代。
乡村振兴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在乡村振兴战略与政策的指引下,青年力量汇入脱贫攻坚、支教助医、乡村改造等事业中,以青春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绘就生态宜居、人民富裕、乡风淳朴的乡村振兴美好图景。
文字:查传焱 刘瑾 王浩嘉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奉献余热,献身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国家加大对乡村教育的重视和投入,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然而,传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