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的音符,谱成一首歌,让盲人朋友听见爱,享受真情。用爱的丝线,织成一条毯,让盲人朋友触摸爱,感受温暖。
7月18日至7月24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光盲之路”社会实践团队返家乡哈尔滨开展以“弘扬劳动精神,练就过硬本领”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内容。
小队与盲人家庭合照
小队首先去拜访了哈尔滨市残疾人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哈尔滨市中医按摩学会理事、香坊区盲人协会副负责人薛博洋,关于盲人的生活以及盲协的工作进行了采访,薛博洋先生向小队成员介绍了2022年七一盲人协会组织的送爱心送温暖进社区活动,通过与社区和街道办事处的合作,邀请盲人朋友给老党员们进行免费的按摩活动,这是盲人朋友们自我价值的体现,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增加了盲人朋友的社会认同感。
采访
采访之后,小队在哈尔滨市区进行了盲道调研与扫雷。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社会对于盲道不是特别重视,例如有很多盲道铺设错误;有的盲道后续没有及时维护已经开裂;以及很大盲道被汽车或共享单车占用的情况。整体而言哈尔滨盲道覆盖率较高但雷区较多。在此呼吁大家杜绝占用盲道停放机动、非机动车;也呼吁政府修建更合乎标准的盲道,从而保障盲人朋友的出行安全。
除盲道调研外,小队还深入了盲人家庭进行志愿服务,例如帮助盲人打扫家里的卫生,陪伴盲人出行等。
在进行志愿活动时,小队发现盲人的生活中真的很需要帮助,比如帮助的其中一家爷爷奶奶,视力都有障碍,打扫卫生时,角落有很多灰尘是他们平时很难打扫到的;另一家的老奶奶不会设置手机提示音。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难发现盲人在生活中常常面临着我们难以想象的困难:如果没有人陪同,盲人在家中就经常会有一些磕碰,更不用说出行所面临的问题。小队的成员都们感受到了盲人的困难,我们真心希望能让更多的志愿者、有爱心人士来参与帮助盲人的活动,希望有更多的平台来能够让盲人与社会紧紧连接。
帮助盲人打扫卫生
帮助盲人修理手机
关爱盲人生活,倾听盲人世界。小队希望能够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盲人生活的不易与艰辛,关心盲人,体谅盲人。这并不需要做一些宏大的事情,比如可以在遇到盲人过马路时搀扶一把,工作遇到盲人时能多一些耐心,对盲人少一些误解和偏见,从这样的小事做起,让盲人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同时政府也可以多组织盲人活动,帮助盲人产生更多的生活热情与兴趣爱好,发掘盲人潜力;此外在盲人相关志愿活动中,志愿者能在与盲人的接触中了解盲人,学习盲人自强不息、乐观进取的精神;盲人能从志愿者的关心和帮助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我想,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终有一天所有人能够行走在同一片蓝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