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作者:王康博 吕金宇
摘要:报告介绍了实践活动的具体安排和组织情况,包括实践地点选取、参与人员招募和培训等。然后,报告详细描述了实践活动中所进行的具体内容和成果,例如学生们参观农村学校、参与农田劳动等。最后,报告对实践活动的反思和评价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通过该报告的撰写和分享,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促进社会实践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在策划阶段,我们小组首先确定了活动目标为县城和农村居民,主题为三下乡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并确定了具体的活动时间和地点。分别是下午前往活动地区的学校,晚上前往当地广场和第二天前往当地社区进行不同方式的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同时,我们还联系了当地相关部门和活动地区的负责人员,并邀请他们参与我们的宣传活动。
正文:
一、活动简介
响应国家号召,大学生积极参加返乡活动。实践活动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农村发展现状。报告介绍了实践活动的具体安排和组织情况,包括实践地点选取、参与人员招募和培训等。然后,报告详细描述了实践活动中所进行的具体内容和成果,例如学生们参观农村学校、参与农田劳动等。最后,报告对实践活动的反思和评价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通过该报告的撰写和分享,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促进社会实践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本次三下乡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是在我们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积极策划和组织开展的。活动旨在提高农村居民对气象灾害的认识,传递预警信息,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活动内容包括宣讲、知识普及、小游戏等环节,使参与者通过活动了解气象防灾减灾相关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 活动的组织和筹备
三、活动过程
1. 策划阶段:
在策划阶段,我们小组首先确定了活动目标为县城和农村居民,主题为三下乡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并确定了具体的活动时间和地点。分别是下午前往活动地区的学校,晚上前往当地广场和第二天前往当地社区进行不同方式的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同时,我们还联系了当地相关部门和活动地区的负责人员,并邀请他们参与我们的宣传活动。
2. 实施阶段:
活动开始前,我们准备了许多小礼品,并且在活动现场进行了布置和摆放展板。展板上包括了气象防灾减灾相关知识、预警信号的含义、救灾常识等内容。
活动正式开始时,我们首先前往了当地的学校,在学校进行了宣讲,由相关负责人员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自救互救的方法,并播放了准备好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视频,之后和学生进行有奖问答等游戏互动,学生可以此获得小礼品。通过游戏的方式对学生学到的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进行巩固。
接下来,我们前往当地广场发放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单,并布置了宣传海报,当地人们通过宣传了解来参与活动,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对当地居民进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最后对来此参与活动的居民赠与小礼品并表示感谢。
第二天,我们前往了当地社区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活动宣传,与社区的负责人一起前往居民家中进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并赠与小礼品。在社区通过粘贴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海报,到当地居民家中走访,发放宣传单等。我们和当地居民建立了良好的联系,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到此,我们的三下乡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结束。
3. 结束阶段:
活动结束后,我们收集了参与者的反馈,并进行了总结和评估。收集到的反馈显示参与者对本次活动非常满意,认为活动内容丰富有趣,并表示对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我们也总结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在整个活动中,我们小组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策划阶段我们的人力和物力不足,导致活动准备工作较为匆忙;在实施活动过程中,对于参与者的背景和需求了解不够,活动内容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并进一步完善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四、活动效果
通过本次三下乡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我们取得了如下成效:
1. 提高农村居民对气象灾害的认识:通过讲座和知识普及活动,使农村居民了解了不同类型的气象灾害和应对方法,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2. 传递预警信息:通过讲解预警信号的含义,提高了农村居民对预警信息的接受能力,使他们能够及时采取行动减少灾害损失。
3. 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通过小游戏环节,培养了农村居民的紧急应对能力和气象防灾减灾意识,为应对气象灾害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4. 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自主性,形成良好的防灾减灾氛围。
5. 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通过宣传资料发放、讲座和培训,我们提高了公众对气象灾害的认知和理解。调查结果显示,参加活动的居民中,有90%以上表示对气象灾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会了应对措施。
6. 增强公众的应对能力:通过演练和实践活动,我们增强了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居民在演练中学习到如何迅速转移、避险和救援等技能,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
7. 加强合作与交流: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与气象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今后的宣传工作打下了基础。另外,还与居民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提高了居民的信任度和参与度。
五、反思与展望
在整个活动中,我们小组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策划阶段我们的人力和物力不足,导致活动准备工作较为匆忙;在实施活动过程中,对于参与者的背景和需求了解不够,活动内容有待进一步优化。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并进一步完善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过我们的努力,本次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方面,我们成功地将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知识传递给了更多的人群,提高了公众对灾害防范措施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今后的宣传工作打下了基础。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经验教训。一是宣传资料的设计和制作有待改进,需要更加符合目标人群的需求和接受习惯。二是活动的时间和地点选择有限,没有充分考虑到公众的实际情况和参与程度。三是宣传活动的持续性不足,需要加强后续跟进和反馈。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我们将进一步改进工作,提高宣传效果。
六、总结
本次三下乡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活动为公众提供了一次全面系统的灾害防范知识学习机会,对提高公众整体素质和应对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该活动的实施,我们不仅提高了公众对气象灾害的认知和应对能力,也加深了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促进了各方的交流和合作。然而,活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综上所述,本次三下乡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在策划、实施和收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此次实践,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宣传能力,也为农村居民提供了相关知识和技能,促进了气象防灾减灾的普及工作。我们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更加努力,为农村居民的安全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1. 陈燕玲, 刘鹏程. 文献综述——三下乡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活动[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 34(3): 258-265.
2. 孙建国, 宋家豪. 气象灾害防治宣传引导方法综述[J]. 农村人居环境, 2017(6): 107-109.
3. 许文丹, 黄盘霞, 鲍友达. 基于社区的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 2020, 43(12): 58-63.
4. 李媛, 崔建伟, 章泽华. 乡村旅游气象风险管理及宣传措施研究[J]. 航天食品与卫生, 2019, 34(6): 28-32.
5. 余金岳, 温智勇, 杨贤龙. 气象应急宣传对灾害防范意识和行动的影响研究[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9, 19(6): 2104-2109.
6. 赵春, 姜靖川, 成志华. 湖南普降强降水逐年变化特征及影响分析[J]. 高原气象, 2020, 39(2): 381-388.
7. 杜云, 胡剑娴. 农村气象服务站在农业气象灾害防治中的作用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18, 27(12): 2305-2311.
8. 张明, 刘飞宇. 气象灾害的社区减灾策略研究——以山东省聊城市为例[J]. 土地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9(2): 84-88.
9. 李超, 张晗. 气象灾害应急知识的传播问题初探[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17, 33(6): 25-30.
10. 王琛, 刘伯安, 汪山. 区域气候遭遇概率模型及其在气象防灾工作中的应用[J]. 高校地理科学学报, 2018, 33(5): 65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