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州市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教育沃土上,小学科学教育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关键使命,它不仅是科学素养的摇篮与创新精神的源泉,更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在这一背景下,泰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的“科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自6月30日至8月9日,不畏酷暑,以满腔热忱与严谨态度,深入泰兴、靖江、姜堰、兴化等市区下辖乡村,对小学科学教育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调研与考察,探索小学科学教育“加法”的无限可能。



实践队的首站,泰兴市襟江小学济川校区的科学教育殿堂,队员们见证了“科学+”的生动实践。科学教师们巧妙融合“水的循环”自然现象与趣味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实现了知识传授与兴趣激发的双重飞跃。这种“科学+实践”的模式,让小学科学教育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成为了一场场探索未知的奇妙旅程。


随着调研的深入,“科学+”的丰富内涵逐渐显现。泰州市各乡村小学纷纷探索出各具特色的科学教育路径,如“科学+自然资源”,利用农田、河流等本土资源,开发特色科学课程,让学生在自然中学习,体验科学的真实与生动;“科学+前沿科技”,引入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沉浸式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科技的海洋中遨游,感受科学的未来与无限可能。这些“科学+”的尝试,不仅拓宽了小学科学教育的边界,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插上了翅膀。



在线上专访中,“科学+”的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阐释与升华。教师们分享了将科学教育与跨学科知识、社会热点、文化传承等相结合的教学案例,展现了“科学+人文”、“科学+艺术”等多元融合的教育图景。他们强调,小学科学教育不应孤立存在,而应成为连接学生与世界、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全球视野。

作者:“科学+”暑期社会实践队 来源:泰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近日,为响应国家号召,践行“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时代使命,推动中医药知识的传播与发展,深入了解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情况
西柏坡精神渊源于井冈山精神和延安精神,诞生于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关头。
2024年8月1日,“八一建军节”,一个充满意义的节日。这一天不仅是对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表彰与铭记,更是中华人民对中国人民解放军
2024年8月2日,南京审计大学泽园书院的“薪火红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贵州小组,踏上了前往贵州省习水县醒民镇中心小学的旅程。
7月9日-12日,来自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的“禾下青年”实践调研小组来到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周边乡镇开展实践调研。
2024年7月1日淮北师范大学长三角地区小微企业发展调研团前往六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双创大厦,旨在探究中小微企业如何在新数字时代革新
7月,浙江财经大学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学院“智助桑榆,数绘乡韵”实践服务团奔赴杭州、台州两地三村,开展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