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访潮州续新篇,二十二天深耕调研
本次活动是益行队继2023年在潮州市饶平县开展为期四十天的实地调研之后,在潮州市进行的又一次深入行动。2024年,益行队再次踏上潮州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这不仅是对去年调研成果的延续与深化,更是益行队坚持县域调查的生动体现。益行队秉承深度调研的传统,充分发挥校级学术性社团队伍的优势,依托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通过实地走访、专题座谈、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深入潮州市湘桥区的5个街道、4个镇、25个村(其中包括20个“百千万工程”省级典型村),对潮州市湘桥区的“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典型项目、典型产业以及侨乡、民族乡与潮商文化开展了为期二十二天的深入调研。在实践期间,队伍共组织了20场座谈会,参与人数超过80人次,并进行了4场专题人物访谈,调研及访谈了近60位包括村两委成员、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成员、基层教育工作者、文化传承人、村民等,整理出调研笔记与访谈纪要共计30余万字。此外,团队还实地考察了20余个农业合作项目、2所基层学校以及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为后续的研究与报告撰写积累了丰富的一手资料与数据支撑。此次调研活动得到了中共潮州市湘桥区委统战部、共青团潮州市湘桥区委员会的高度认可与大力支持。经过调研,队员们初步掌握了湘桥区乡村振兴战略及“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情况,进一步挖掘和总结了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个方面乡村振兴的宝贵经验与创新做法。

图 1 益行队参与湘桥区调研工作的部署安排会议现场
二、湘桥区多措并举,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
(一)发挥地缘优势,凝心聚力推进乡村振兴湘桥区作为潮州市的中心城区,其地理位置独特,既拥有城市的便利交通与丰富资源,又保留着乡村的传统风貌与文化底蕴。在“百千万工程”的推进过程中,湘桥区充分发挥其地缘优势,凝心聚力,整合资源,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湘桥区依托其作为市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畅通了与城市各部分的联系,为乡村发展引入了更多的智力支持和资金资源。同时,湘桥区还注重发挥镇街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乡村自治能力,将“百千万工程”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这种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的工作机制,为湘桥区的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二)城中村改造亮点纷呈,乡村振兴与城市更新并进
在湘桥区的乡村振兴过程中,城中村改造成为一大亮点。湘桥区将乡村振兴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城乡发展的良性互动。
一方面,湘桥区注重保留和弘扬城中村的传统文化和特色风貌,通过修缮历史建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手段,让城中村成为展示乡村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窗口。另一方面,湘桥区还积极引入现代城市元素和便利设施,改善城中村的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让村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生活水平。这种既保留传统又融入现代的城中村改造模式,为湘桥区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侨乡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独特资源焕发新生
潮州市湘桥区是著名的侨乡,拥有丰富的侨乡文化资源。在“百千万工程”的推进过程中,湘桥区充分发挥侨乡资源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动力。
湘桥区通过建设华侨纪念馆、涉侨历史建筑等方式,展示了侨乡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同时,湘桥区还积极畅通海外侨胞联系服务家乡渠道,为乡村发展引入了更多的智力支持和资金资源。益行队走访了多个美丽侨乡和民族乡村,与当地村民、乡村干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访谈,了解到湘桥区在侨乡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做出的积极努力。这种以侨乡文化为纽带的乡村振兴模式,不仅让湘桥区的乡村更加具有特色和吸引力,也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阮思余表示,希望湘桥区继续加大对侨乡文化和民族乡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力度,推动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动力。

三、青年力量与人才振兴,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一)青年力量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湘桥区积极搭建各类人才交流、创新创业平台,鼓励高校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就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益行队与湘桥区返乡创业青年、青年村干部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到湘桥区积极搭建人才交流、创新创业平台,这一创新机制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访谈基层工作者,调研乡村人才振兴创新机制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湘桥区乡村人才振兴的创新机制,益行队还与湘桥区的基层工作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访谈。益行队发现,湘桥区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通过提供培训、指导和实践机会,帮助本土青年人才成长为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这一创新机制不仅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乡村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益行队还走访了多所乡村学校,与基层教育工作者进行了亲切互动,深入了解乡村教育现状与需求,为乡村文化振兴和教育发展提供了有益建议。

图 4 益行队师生与铁铺镇坑门村坑门小学校长陈蓉尹展开座谈

四、益行队走访典型,挖掘乡村振兴创新做法
(一)走访典型产业,探寻产业振兴独特路径为了探寻乡村产业振兴的独特路径,益行队实地走访了多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与合作社,如潮州市骅越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潮州市湘桥区草岚武养蜂专业合作社等。通过深入了解它们在乡村振兴大潮中如何发挥引领作用,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现代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益行队发现湘桥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巧妙地将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文化创意相结合,打造出一系列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和文化产品。



(二)走访代表性文化传承人,挖掘文化振兴内生动力
益行队细致考察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走访了潮州木雕、潮绣、陶瓷制作、功夫茶等传统手工艺工坊,并与多位非遗传承人进行了深入交流。益行队发现,湘桥区在保留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引入现代元素,通过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开发等手段,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图 9 潮州音乐非遗传承人杨森谋(右一)接受益行队的访谈



益行队走访了多个“百千万工程”省级典型村,与村干部、村民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到湘桥区在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乡村自治能力方面的积极探索。通过实地考察“村民议事会”“乡村振兴理事会”等创新组织形式和潮汕地区特有的“老人理事会(简称老人组)”,益行队见证了乡村社会组织在促进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乡风文明等方面发挥的桥梁纽带作用,有效激发了乡村内部活力,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为湘桥区的乡村振兴之路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益行队探访了多个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和绿色产业基地,见证了这些村庄不仅保留了原始的自然风貌,还通过科学规划、生态修复与绿色产业发展,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双赢。益行队了解到湘桥区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深化“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乡村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

青春赋能乡村振兴,共绘美好未来篇章
益行队在潮州市湘桥区二十二天的调研之旅,不仅是对自身专业能力的一次实战检验,更是为湘桥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青春力量的宝贵机会。益行队师生将积极撰写调研报告,将此次调研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转化为具体可行的建议与方案,为广东乡村振兴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实践参考,尤其是在广东“百千万工程”的大背景下,为推进广东高质量发展贡献出青春的蓬勃力量。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