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报告

暑期“三下乡”:从“十八个红手印”到绿色田野

发布时间:2024-08-31    阅读:
  近日,安徽师范大学生环学院赴凤阳县小岗村乡村发展生态环境调研团队(以下简称“团队”)前往小岗村,针对农村农业发展以及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1.睹先辈之风采,承先辈之浩气
  抵达小岗村后,团队首先组织参观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真切感受数十年来,小岗村历史变革面临的困难和付出的汗水。
  “两任村官沥血呕心带领一方求发展,六载离家鞠躬尽猝引导万民奔小康。”解说员如是说道。沈浩同志数次经过家门而不入,常常饭来不及吃而赶忙奔赴下一个工作地点,在6年时间内为小岗村完成了13个项目的落地,诸如引进GLG农产品深加工高科产业园、建设1500亩蔬菜种植核心示范区等,使得小岗村的“钱袋子”变得越来越鼓,日子越来越好。
  因为沈浩同志突出的成绩,小岗村村民自愿为他摁下两次红手印,请求他能留任小岗村继续领导建设。2009年,沈浩同志突发心脏病逝世,年仅46岁。小岗村村民又为他摁下了第三次红手印,请求将他的骨灰留在小岗村。
  沈浩同志无私奉献、舍己为公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在馆的每个人。沈浩同志精神永存,勉励我们勇往直前,激昂红色精神。


  
  2.小岗沐清风,宣讲展思想
  盛夏,烈阳数日的小岗村飘下雨滴,炎炎酷暑终于迎来了一丝清凉。趁此合适天气,团队在当地组织了生态文明思想的宣讲活动。宣讲员为2022级环境工程的许林同学。
  “1978年,一个寒冷的夜晚,在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严立华家里,18个社员聚在一起,共同签订了一份干不成就要掉脑袋的生死状--'十八个红血印'。这无疑是打破历史的一次壮举。”许林同学首先从大包干来历讲起,绘声绘色地描述起当时的情形。接着,他谈及到大包干的成功,“凤阳县小岗村的成功,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春雷至,春雨降,春雨过后,万物新盛。此时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在如火如茶的进行当中。”随着改革开放春风的到来,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全国迅速推广开来,农业生产力得到新的而且质的提升,农村经济实现飞速发展,中国特别是农村地区进入欣欣向荣的景象。
  除了乡村振兴外,许林同学还提及到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理论思想。“国家主席在二十大中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打造美丽中国。美丽中国不仅仅是指自然景观的优美和城市环境的整洁,更是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作为生态与环境学院的一名学子,我们更应该意识到生态环境状况,并用自己所知所学建设和修复自己的家园,实现蓝天、碧水、净土。许林同学的一番精彩演讲,赢得了听众一片认同。


  
  3.对话:与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的访谈
  小岗精神,历久弥新。赴凤阳县小岗村调研团队与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展开了一次有关“红手印”背后故事的访谈。
  接受访谈时,关友江已经81岁高龄了。谈及当年国家主席来此考察交流,关老记忆犹新,仍能忆及当年的情形。当天,国家主席与关友江等大包干带头人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对话。“他最后最关键讲了一句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应该保持30年不变。这个路子应该很好。”关老总结道。
  有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关老回忆道,“我们老人(比关老等辈分更大的人)讲,不管什么,只要能把土地分掉,让人吃饭就可以了。先把土地分成两组,然后就分三组、四组,再不行就一点一点到私下分。”关老绘声绘色,描述着当年的细节。“后来,很多人知道这件事都很难接受这种行为。地委书记知道后,也来小岗村视察。那天,他和其他人讨论了一晚上,都在讨论这种分地到底行不行。最后他给我们了个‘定心丸’:你们(小岗村)接着干,出了什么事,我们担着!我们彻彻底底放心了,于是敞开开始干。
  “也许是天意吧,七八年小岗下了很多雨,大家干得都很起劲,粮食直接干到了十三十四万斤。”以前靠救济生活的小岗村,今年居然交满了公粮,自己还有饭吃,真是不可思议!
  “后来是万里同志来视察。看到我们家家户户都是一捆捆的粮食,他也感到惊讶。”要知道,那个时候可是连半碗饭都吃不上的时代啊!而小岗村每家每户都能手抱余粮,真是不可思议的事。“万里说,我们共产党人就应该让人民吃饱饭过上好生活啊。他后来同意我们再干三年,看情况怎么样。一直到了八二年。结果也知道的,我们小岗村的模式推广到了全国。”
  问及新农,关老笑道:“我已经十多年没下地了,这些事都不太了解……田间地里都交给年轻人咯。但是我还听说过地里头的情况。现在是把‘小田’整成‘大田’,用机械作业。现在不论什么都用机械化自动化了,种地要打药,用无人机撒药,连撒肥都用机械了。应该说,绝大部分(田地)都实现了自动化,那种还纯靠人工下地的只占极少数。”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小岗村人民敢于人先的创新、敢闯敢试精神的体现。自此以后,中国农村揭开了改革的序幕,助力中国改革向纵深推进。


  
  4.访当年农家,忆往昔岁月
  在与关友江访谈过后,赴小岗村团队走进“当年农家”,体验当年农家风情,感受时代变迁。
  团队首先来到“大包干签字室”。室内空间狭小,队员们不得不弯下腰来,低头走进室内。在这里,大家见到了有十八枚红手印的签字书,体验到当年大包干的形势。“就在这么小的地方签字,那可真是敢于吃螃蟹。”大家感慨道。随后,大家走入厅堂,看到了床头的收音机和录音机,无不感叹当时“大包干”的成绩。
  路过一片水塘时,团队成员们还现场欣赏了凤阳花鼓。“说凤阳,到凤阳,凤阳有个村庄叫小岗……”这是凤阳小岗的文化记号,也是小岗村的传承与记忆。大家驻足聆听,一起欣赏了来自凤阳小岗的声音。
  团队还参观了农家其他区域,体会到几十年来农村的快速发展。
  “当年农家”是一个遗址和符号,更是一种传承与见证。在这里,团队成员们重新忆及当年生活,更加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更加坚定与时代同行。


  
  几日下来,团队完成了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小岗村的农业农村发展以及乡村生态环境建设有了一定了解,真真切切感受到时代巨变下农村发展变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重视乡村振兴、保护生态环境,大学生在行动!(通讯员:许林 冯浩宇)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星火微光,照亮盲路

我国南航“光盲之路”团队自2012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为视障群体送去温暖与关怀。

石大学子到古城,创意摆摊新实践

石大学子到古城,创意摆摊新实践

2024年8月,一支朝气蓬勃的创业就业实践团——“治引宏澜”实践团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建昌古城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