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报告

星火微光,照亮盲路

发布时间:2024-08-31    阅读:
  我国南航“光盲之路”团队自2012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为视障群体送去温暖与关怀。在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视障群体数量高达1800万,如何保证他们的生活质量,解决他们在生活之中遇见的问题,也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的团队成立以来一直秉持着向视障群体送去温暖关怀的理念,帮助盲人出行,开展助盲活动。2024年暑假期间,新一届的光盲之路再次开展,传递温暖,传递关怀,照亮盲人的生活。
  
  盲道扫雷:无声的呼吁
  盲道,是城市中一条特殊的生命线,它不仅仅是一条简单的路径,更是视障人士感知世界、连接社会的桥梁。在他们的世界里,盲道是一束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是一条纽带,连接着他们与这个多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可是走在大街上我们却随处可以看见盲道占用现象。也许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人文关怀,更需要的是尊重与理解。
  
  
  除了人们的不自觉遵守规则之外,相关的部门也有很多没有重视,经常可以见到断开的盲路,他们看不见脚下的道路,一条条盲路就是他们丈量生活的足迹。哪怕只是一小段缺失,也会让盲人感到害怕,迷茫。因此盲道扫雷的任务更是一种无声的呼吁,我们踏在纷乱的人行道上,用自己的行动向人们做着无声的宣传,我们记录断开的盲路,希望有一天,盲路能延伸到盲人想去的地方。它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并参与到视障人士的生活改善中来。它是一项持续的使命,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关注。让我们携手,为视障朋友铺就一条安全、畅通的盲道,让他们的世界因为我们的行动而变得更加宽广和明亮。盲道扫雷小队从安德门站的路口开始排查,走访了公园与小区周边的主要街道和人流密集的地方,发现盲道所存在的最普遍的问题是盲道老化的问题,其中“提示盲道”的老化最为严重,同时盲道不连续、中途断裂后再无提示盲道的问题也有出现;此外,对于盲道方位设置问题上,当非机动车辆停靠点与盲道设置极其接近时,就会出现大量非机动车辆占用盲道的情况,严重影响盲道的使用,由于占用盲道的车辆过多并且无法找到合适的位置转移车辆,这种路段下的盲道清理成为了极大难题,小队成员对该种路段进行了记录,相应的成果后续也将提交给相关政府部门,希望能对非机动车辆停靠点与盲道设置的问题多加重视,当然队伍在盲道扫雷的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路段对盲道的设置都较为合理,占用盲道的情况也有所减轻,小队成员也对占用盲道的自行车及电动车及时地进行了转移,对阻碍盲道的垃圾进行了清理,让盲道变得通畅利于行走;最后,小队成员对盲道破损情况进行了记录,发现绝大多数路段都不存在破损情况,只有少数路段中会有一两块盲道破损极其严重的情况。盲道扫雷活动在下午三点进入尾声,小队成员走过商业街区、居民区和公园,发现整体的盲道铺设率较高,盲道雷区较少,但对盲道的保护和长期使用性质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
  
  
  这项任务不仅仅是简单的清理工作,它承载着对视障群体深深的尊重和理解。每一次扫除障碍,都是对他们生活空间的一次改善,每一次维护,都是对他们尊严的一次维护。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行动,让每一位视障朋友都能在城市中自由地呼吸,自信地行走,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采访:沟通的桥梁
  
  沟通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在这里,我们将走进他们的世界,从他们的视角发现问题,尽可能的更多为他们着想解决问题。在跟他们对话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看不见并没有关上他们心灵的窗户,相反,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进取的生活方式也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财富,更给我们带来了深深的震撼。

 
                  
  他们说话的时候,字里行间都充斥着对生活的热爱,墙上的一幅幅图片更是彰显了他们的坚忍不拔的生活态度。在他们的视角里,我们也可以看见他们生活的不易,一个小小的红绿灯也可以成为他们生活的障碍,两个大小相似的药瓶也能带来不可忽视的危险。采访小队从搜索盲人按摩店开始,历经一个小时,在艺指禅盲人保健按摩中心采访了三位盲人,在他们的描述中,智能手机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们提供了很多便利,然而出行仍是他们生活中的主要难题,其中盲道占用等问题还未得到妥善解决。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有更多的志愿者参与盲人就医陪同,帮助解决出行难题,这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而现在对应的组织较少,对他们来说选择性不多;此外,盲人的就业也是一大难题,绝大多数的盲人只能够选择盲人按摩店作为自己的经济收入来源。采访完盲人朋友后,小队成员在7月7日采访了雨花台区盲人协会主席戴军明,在采访中我们再次深刻地了解到了出行对于盲人的重要性,尤其是对盲道的管理与红绿灯的设置;其次就是相关部门对待盲人所反馈的问题持有冷淡的态度,对亟待解决的问题长期搁置。就盲协主席的谈话中,我们也了解到,盲人生活水平总体上有了较大提升,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相较于一二十年前都有所改善;在采访的最后,盲协主席也向我们后续活动提出了宝贵建议——希望我们光盲之路的团队可以积极为盲人发声,在助盲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盲协主席的话语简短却有力,我们也将继续保持着助盲的初心,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让我们每个人小小的助盲之举汇聚成为一股强大力量,以善意助盲行,成就“光盲之路”。历经三个小时的盲协采访结束了,但我们的助盲行动仍在继续。
  最后,我们也向雨花台区的盲协主席进行了采访,更多的了解盲人的生活,而在主席的眼中,同样有着很多的问题,但像盲路占用之类的问题很难解决,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必须更多人参与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实践的意义就在于呼吁大众,我们只不过是一个学校的一个团队,是14亿人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可是,像我们一样的人也有很多,我相信只要我们一直坚持着关心视障朋友,我们这样的星星之火,一定可以感染更多的人。
  通讯员:赵佳乐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星火微光,照亮盲路

我国南航“光盲之路”团队自2012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为视障群体送去温暖与关怀。

石大学子到古城,创意摆摊新实践

石大学子到古城,创意摆摊新实践

2024年8月,一支朝气蓬勃的创业就业实践团——“治引宏澜”实践团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建昌古城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