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报告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普法进民生,共筑社会法治情

发布时间:2025-07-25    阅读:
    中国青年网锦州7月25日电(通讯员 曹一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当今社会,幸福感已成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人民幸福上,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民众的幸福感与满意度。法治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石,而普法工作则是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当前,部分基层群众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仍存在不足,在权益维护、纠纷解决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法律指引。基于此,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锌梦未来实践队在7月23日、7月24日前往辽宁省锦州市展开“普法进民生,共筑社会法治情”普法宣传活动。
    走进民生,聚焦多领域
    目前,婚姻家庭、劳动纠纷、老年人权益保护、电信诈骗防范是群众最关注的领域。据此,团队整理了针对性的普法资料,包括案例手册和宣传海报等,确保内容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团队围绕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党建领航志愿服务基地和古塔区敬业街道设立宣传点,通过发放手册、展示海报、现场答疑等方式开展宣传。针对老年人,重点讲解“养老金诈骗”“保健品骗局”等案例,教他们识别诈骗话术;针对年轻人,侧重“劳动合同签订”“租房合同陷阱”等内容,用身边案例解析法律条款。

图为实践队成员商讨宣传方案并阅读志愿服务条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曹一诺供图
    解决现有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结合交通事故实际,团队在街道联合城管人员和交警中队民警,针对电动车使用率高、头盔佩戴率低的问题,用本地近年真实事故案例说明不戴头盔的危害,现场演示合格头盔的防护作用。本次活动吸引众多人民群众参与,互动提问环节中,“电动车载人是否需要都戴头盔”“头盔如何选才合格”等问题成为焦点。

图为实践队成员巡逻进行普法巡查。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曹一诺供图
    本次“普法进民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精准对接需求、丰富宣传形式,让法律知识与安全理念真正走进了群众生活。但过程中也发现不足:一是部分群众对法律知识的接受程度有限,需进一步用“故事化”“互动化”方式创新宣传;二是团队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尤其在交通法规细节解答上需加强与交警部门的联动。
    未来,曲园学子将继续传承志愿服务精神,优化普法与安全宣传方式,让法治之光照亮更多角落,为共筑社会法治情、培育文明出行习惯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锌梦未来实践队成员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曹一诺供图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