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安财学子社会实践:科技孕育农业成果,知识推动产业发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对于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尤其是农村城市化建设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为了了解当今社会农村农业发展情况与现代化进程,安徽财经大学“意风助农”调研团来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进行实地调研,并通过发布调研问卷的形式深入了解农村农业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更好的实行“智慧农业”提出可行性建议。
行程开始前,调研团人员先在安徽财经大学西门前进行了集体合影留念,然后一同前往安徽省凤阳县楼南社区进行实地调研,路程中,队长向队员介绍了此行目的地的大致情况,并对队员进行了明确的分工。
                                      
图为在调研团在财大西门集合  马强强  摄
团队成员首先来到楼南社区居民委员会,就当地农业生产情况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交谈,工作人员向实践团队详细地介绍了当地农业发展状况。为更深入地了解当地农业生产状况,调研团队通过采访和问卷调查,对其他负责人、村民和社会人员进行了情况了解。
据了解,凤阳县县域面积1949.5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凤阳县常住人口为631934人。本次实地调查的楼南社区常住人口九千多。通过与居委会工作人员的交谈,了解到楼南社区因农村改社区,现下辖7个生产队,共有耕种土地面积三百多亩,有的村拥有2000亩以上甚至上万亩土地可以进行土地流转、机械化耕作而土地较少的村仍以传统人工种植为主。居委会对于仍以传统化种植的农户进行了劝说和指导,从而加快楼南社区农业现代化体系的建成,为农民谋取利益。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社区工作人员  朱伟琳  摄
下午,调研团前往凤阳县下辖村进行实地调研,对当地村民进行了采访或发放生活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成员们了解到当地耕种有水稻、玉米、红薯等谷物,还有葡萄、油桃等水果。大棚种植的葡萄,亩产2000-3000斤,每亩净收益为15000-18000元。但当地的农业生产主力是平均年龄在六十至七十之间的老年人群,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劳动力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老人的接受能力较弱、文化程度低,不能很好地接受和实行智慧农业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智慧农业的发展。
                               
图为实践队员了解种植情况  杨妮婷  摄
智慧农业实行道路上仍有众多阻碍,唯有多方合作,众志成城,才能突破难关。通过此次调研活动,团队成员不仅了解到许多农业知识,同时也对农村农业现代化进程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们明白了科技与知识的重要性。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访黄泥老街,观文化民俗

走过安徽各地,却痛心的发现,在安徽这块土地上,到处藏着破旧即将消失的老街,这些老街都是曾经十分辉煌的地方,随着时代变迁,如今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