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为了更好地去深入了解党史,感受先烈们的爱国之情,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火传穷薪社会实践队在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了解,实践团队成员通过触摸、聆听、感知等,不同程度地了解了党的历史,努力做到知党史敬党史爱党史。
历史定格,英雄长眠。尽管先烈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在历史长河中,都是平凡而渺小的。“事物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当这平凡而渺小的生命,汇聚成一个充满革命热情的长河,其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他们在危难之际义无返顾地将自己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滴鲜血都交付于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交付给正义、真理,交付给历史发展必然的民主;当其为这一切,不惧地狱烈火的煎熬,虽九死而不悔,这平凡而渺小的生命就由此而燃烧并发出永不熄灭的光华。
在风和日丽的清晨,实践团队成员义无反顾地朝着渡江战役纪念馆前进。进馆后,我们便被馆内大大小小的雕塑以及其对先烈的崇敬之情所打动。虽然是在燥热难耐的夏天,我们也依旧能看到馆内有许多人,有青年,有老人,他们虽年岁不同,但同以一种崇敬之情去观馆。当我们穿上志愿红马甲时,最初的欣喜之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转化为敬畏之情,在我们为别人讲解馆内的红色事迹时,也能感受到当初的革命激情,感受到血液的革命激情,以一种讲解员的身份来看先烈事迹,心中更是感慨万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我们后人砸烂了黑暗的旧世界,创造了一个幸福光明的新世界。

图为实践队员在纪念馆观看红色历史 通讯员 王莉莉 摄
在毛泽东主席的诗里有这样的几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几句诗体现了我们的红军在过草地,爬雪山的过程中,不因自然的阻碍而终止前进道路的精神。再往馆内走,我们不仅被雄壮威武的雕塑吸引住了眼球,更是被旁边的红色文字所震撼所感动,上面清晰的记录了每一个烈士生平的英雄事迹,我看到平时较为淘气的孩子,在他们稚气的脸庞上感受到了敬畏之情。我想,虽然他们倒下了,但有无数的后来者站了起来!他们的精神会为我们一代人,又一代人来传承,并成为我们民族不屈不挠,国家不断繁荣、富强最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心理支撑!不论,现在国际环境如何的复杂,不论前进的道路还有多少坎坷,有你们这些榜样所赋予的力量,我们坚信:我们有勇气,也有信心面对和战胜一切我们面对的困难!
在渡江战役纪念馆内,不仅深刻地感受到了当时的革命热情,也感受到了当时烈士为国捐躯的决心!当时,纪念馆内有一个地方人头攒动,我们好奇便走上前去,原来是一个烈士的英勇就义书,此书是写给他年迈腿脚不便的老母亲的,在信中,他写道,“此次前去又不知何事才能归家,但现如今中国生灵涂炭,正是我们青年儿郎冲锋陷阵的时候,这个时候,孩儿不能退缩,也不想退缩,望母亲在家中照顾好自己身体,倘若我有幸归来,定向您描述战场上的情形。”在书信外,有一行工作人员标注的小字,原来这个母亲终归是没有等到他的孩子,我想,这位母亲心中固然有遗憾,但同时也有骄傲与自豪!
一心向党,永葆初心。轻轻地合上历史的扉页,一种自豪感悠然而生,这次红色之旅虽然暂且告一段落,但我身处的社会与国家,总会时刻提醒我,要铭记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在不久的将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的民族复兴大业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讯员:王莉莉)

图为实践队员在馆外探讨红色历史事迹 通讯员 王莉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