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探索中化古典建筑之美实践小分队于2023年7月30日在扬州展开了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小分队主要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和和个园为主要实践地点展开。
中国古典建筑本身具有着很高的欣赏价值。它给我们以审美享受,为研究历史和科学提供实证,为新建筑设计和新艺术创作提供借鉴。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而且是一部极有价值的爱国主义教科书。“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古诗词中风姿无限的扬州,如今依旧延续着古城空间格局,维护古城特色风貌,并不断增进居民生活的历史文化氛围。
扬州的古典建筑不仅存在于各大博物馆和旅游景区内,它的底蕴还流转在扬州的各个大街小巷里,东关街是扬州的特色建筑街道,个园是其特色的古典建筑代表,每一块瓦片都具有它的特别之处,每一座亭角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扬州的古典建筑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而每一座建筑的风韵也代表着扬州这座城市的兴衰,随着人们美好生活的需求的上升,扬州这座古典建筑之城也逐渐热闹起来,这恰恰说明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的提高,同业也能说明我们国家对古建筑的重视和中华古典建筑文明的重视。
如今,从长江入古运河,沿途瓜洲古渡、运河三湾、瘦西湖等“运河十二景”古韵今风,使人流连;行至城中,始建于明代的文昌阁坐落繁华闹市看车水马龙,评话、古籍修复等传统非遗与手作馆、文创空间等新业态在街巷里错落有致、有机融合…
“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古建筑、古文化,改变人们‘只唯利’的思想,中国的古建筑艺术文化才能永久传承下去。”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柳肃说。扬州建筑,属于古典建筑中的元老级别,正因为是老建筑系列,才更需要我们社会各个阶层的重视与保护,只有老建筑得到了修缮和保护,新建筑加以特色并创新,才能够使扬州这座古典建筑之城扬名千古,使中华古典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
本次社会实践的完成让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加注重学习研究,更加重视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享受探索的乐趣,增强我们大学生的能力和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努力的向着中华优秀民族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目标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