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圳市“啤酒小镇”、南京市“十里造船带”分别作为资本主导和政府主导的老旧厂区改造特例,探索老旧厂房转化机制,河海大学老旧厂房生态价值再实现机制调研团于2022年8月5日至10日,通过周边居民交流、实地考察走访、与项目相关负责人访谈的方式,深入了解两地现有改造情况,力图从中总结出经验方法。
南京“十里造船带”分队
与相关负责人访谈,深入了解基层工作
为探索浦口区“十里造船带”生态价值再实现机制以及目前浦口区长江段生态整治情况,实践团与浦口区水务局俞芳琴科长取得联系,并前往浦口区水务局与访谈人俞芳琴科长、宋启航科员进行访谈。
图为团队成员对俞科长及宋科员进行访谈 通讯员 季欣然 提供
团队成员季欣然首先围绕“十里造船带”企业迁出方案提问,俞科长表示,在生态整治方面,浦口区政府积极联络当时仍在运行的47家企业,多方协调为订单尚未完成的企业争取时间,收集场地信息供计划搬迁企业选择,并为失岗职工举办专场招聘会等,力求将计划拆迁的企业损失降到最低。
在浦口区江畔未来发展趋势上,俞科长表示,未来浦口区长江段生态整治将会向文化旅游发展,用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串联“春江十里”,发展“美丽经济”。过去沙尘漫天、压抑灰暗的江畔,未来将会成为南京市民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除此之外,宋科员向团队成员介绍,在管理方面,政府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将信息化与追踪和治理相结合,采取各区域联动、各人员追踪的方式,引入专门的管理系统,实时更新工作人员的长江巡护路线,并在巡护目镜上安装相关设备,共享画面,以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并与各个区级政府以及环境局等相联动,达到信息共享目的。
最后,俞科长认为,当下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展望“十四五”发展新征程。目前,浦口区“十里造船带”凭借丰厚的成果,成为新一线城市老旧厂房生态价值再实现的标准实例,从生态环境保护出发,以文化旅游、产业产值为主要特色逐步推进“长江大保护”落实。未来将会进一步把生态江岸还给江豚,还给居民,还给自然。
开展实地调研活动,了解周边居民意见
“十里造船带”分队成员在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东龙山郊野公园集合,在公园江岸段及周边农村展开了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季欣然对居民进行采访,就生态整治改造影响方面提问。周边居民表示,随着近几年改造的不断推进,昔日灰尘漫天的江畔已成过去。环境的修复确实伴随着一定的经济损失,但是,政府后续的补助工作正在开展,现在江畔着实成为养老圣地,生活安逸。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周边居民 通讯员 季欣然 提供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团队成员杨麓宁认为,政府如何引导经济发展、产业建设及生态修复在后疫情时代达到平衡共生,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也是探索普适性老旧厂房生态价值再实现机制的关键所在。
深圳“啤酒小镇”分队
走访施工现场,了解改造现状
在南京分队持续推进工作的同时,深圳“啤酒小镇”分队成员于深圳市罗湖区东昌路金威啤酒工业遗址公园集合,走访工地改造情况以及居民意见。目前遗址公园项目仍在施工中,团队成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对项目现状进行调研。
通过走访实地,团队成员对目前施工进展、园区布局、厂房改造走势有了初步认识,同时也对厂房保留的建筑主体日后用途产生疑问。成员将疑问保留总结归纳,期望在日后的访谈之中找到答案。
聆听项目汇报,以期答疑解惑
团队成员杨骏杰、花晓娴与“啤酒小镇”项目负责人,雪花啤酒总经理罗先生取得联系,并前往雪花啤酒营运部进行访谈。罗先生介绍项目现状之后,团队成员对“雪花啤酒”开展阶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向罗先生提问。
访谈过程中,罗先生详细介绍雪花“啤酒小镇”项目开展情况,表示目前已完成项目规划土地交易等工作,正在推进施工设计与建设,项目分为三期进行并同时开工。目前雪花啤酒与华润成立投资公司,共同建立啤酒文化小镇、配套宿舍、产业用房以及研发用房,希望通过深圳啤酒小镇经验,形成可复制的商业模式。由于目前出于瘦身状态,希望以“啤酒小镇”为例潜移其他省份,实现其他雪花啤酒老旧厂房的价值再实现与利用。
团队成员杨骏杰就“啤酒小镇”定位以及遗留设施的利用方式进行提问,罗先生表示,“啤酒小镇”定位以啤酒文化为中心,开展相关工业生产与商业活动,在保留原有啤酒工厂特色的同时,与商业结合达到利润最大化。罗先生表示,雪花啤酒始终以环保作为生产标准,为保证不干扰商业活动运行,未来将会引入更高标准全自动生产仪器,结合原有厂房生产基础,达到节约能源与生产高效并行。罗先生认为,如何利用商业利润推动厂房转型,在达到收益目标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厂房改造,以此不断促进老旧厂房可持续发展道路,是雪花啤酒致力于探索的厂房转型模式。
图为项目负责人答疑解惑 通讯员 杨骏杰 提供
通过与项目负责人交流,团队成员花晓娴认为,在资本主导的老旧厂房生态价值再实现过程中,政府在其中起主导作用。企业以政府规划为标准逐步推进老旧厂房改造,与老旧厂房原有资源优势相结合,综合考虑市民需求取向,一方面实现商业盈利,一方面利用厂房现有资源进行工业生产输出,才能达到收益峰值。
在本次实践过程中,实践团通过老旧厂房这一亟待生态价值再实现的目标载体,深入观察访谈南京“十里造船带”、深圳“啤酒小镇”等地调查研究,与项目负责人取得联系并交流思考,获取第一手资料,对于两类老旧厂房改造实例都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接下来,在实地考察和访谈的基础上,团队成员将会把应然与实然研究、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力图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针对具体问题的实践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 通讯员 季欣然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