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纪实|采访“面塑”传承人

  面塑是一项源远流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暑假期间,山东大学“匠心拾遗”团队成员孙贻丽采访到了邹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面塑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孙艳斗,与她交流面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现况。

  孙老师自幼受母亲影响喜欢面塑,后又拜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刚为师学习面塑,技艺日趋成熟,并成立了孙氏面塑工作室,作品多为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儿童卡通中的人物以及十二生肖和其他动物。作品造型独特,形神兼备。

  当我们提及互联网对于面塑艺术发展的作用时,孙老师表示,她目前已经把当代互联网文化融入到面塑制作中。孙老师现已达成与游戏公司的合作,取得“植物大战僵尸”的ip版权,为公司制作其周边产品并为其宣传,互惠共赢,推动面塑艺术的发展与进步。

  在政府政策方面,孙老师表示,邹城市政府重视非遗传承与发展,大力保护、宣传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会给予非遗传承人一定的补助。政府为孙老师在孟府内安排工作室,将面塑艺术和孔孟文化结合起来,给了孙老师很大的肯定与支持;当地政府会统一开展非遗的宣传活动,比如非遗购物节等。经过我们后期了解,邹城市举办的“孟子文化节”是一个集非遗产品宣传、表演、购物为一体的大型非遗展演活动。活动前期,政府会利用公众号、抖音等网络平台进行前期宣传。该展演包含戏曲、美食、传统典籍诵读、面塑等活动。深受居民欢迎。孙老师对于我们打造非遗网络平台的想法给予肯定。她认为便捷的网络平台可以帮助她们提高自身手艺的知名度,帮助她们解决宣传困难的问题。

  谈及传承问题,孙老师目前还没有明确的传承人。但是其工作室在市内开展了很多教学普及活动,面塑与流行文化的结合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孙老师对未来的传承情况表示乐观。

  孙老师非常谦虚地说,他的个人力量还不足以对面塑艺术的未来提出什么规划。他只希望能够吸引到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来关注、喜爱面塑。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城市烟火气调研背景

夜市经济,现代城市业态之一,指从当日下午6点到次日早上6点所包含的经济文化活动,其业态囊括晚间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等。作为“激

实践纪实|采访“面塑”传承人

暑假期间,山东大学“匠心拾遗”团队成员孙贻丽采访到了邹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面塑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孙艳斗,与她交流面塑艺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