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实践队员在动身前往实践地之前,多次举行线上会议以及线下讨论,充分运用互联网收集有关资料,观看新闻,了解目前黄河生态文化旅游的主要困境以及相关解决措施,由队长和指导老师介绍本次社会实践的调研目的及调研背景,使实践队员更加深刻地了解实践行动的意义,并且大家共同商讨了本次社会实践的实践路线及相应的调研计划,为实地调研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巧设调查问卷,收集反馈信息
调研前期,社会实践团聚焦黄河流域生态旅游问题,以山东省省东营市垦利区为部分实践地点,旨在由点到面的了解黄河生态保护的现状。实践队员广泛查阅有关资料,并且多次召开线上会议,最终确定了问卷的主要问题,问题汇总后,团队便着手设计调查问卷,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实践队员通过微信、QQ等网络平台积极调动线上人员填写问卷,另一方面,实践队员因地制宜,从各自家乡所在地出发向附近地域发放纸质调查问卷,团队成员在问卷的收取上也花费了很多努力,每天收集近50张调查问卷,问卷主要询问民众对于黄河流域生态旅游的重视程度及目前东营市垦利区生态旅游存在的不足之处,最终将这些细节性问题与当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结合,也将问卷中提及的相关问题改进建议进行接纳并进行解决,认识到目前推行黄河流域生态旅游发展遭遇的困境。最后,东营市相关技术专业人员也对我们的调研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为我们的下一步调研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重点。
立足生态,实地调研
12月21日俟河之清实践团前往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进行黄河实地调研,山东省东营市位于黄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带,境内湿地面积占比41.58%,近年来,东营市全面加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累计恢复湿地188平方公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持续提升。经当地工作人员介绍,实践队员了解到,近年来,生态旅游在国内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伴随着举办一些重要会议的同时,也在探索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生态旅游的整体形势向着利好的方向发展。实践队员结合当前生态旅游发展不足的现状和国家所倡导的生态康养旅游发展模式,以问卷为基础,以实证分析为依托,总结我国黄河流域生态旅游发展方面存在的弊端,同时寻找其与康养旅游发展相融合的机遇。
受益匪浅,再接再厉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调研,实践队员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我们能做的就是转换传统思维模式,结合元宇宙、特色文创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推动黄河流域的生态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