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流光,点亮乡村振兴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生生不息的实物见证,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深厚滋养。为进一步延续遗址文化,推动乡村振兴,7月6日,合肥学院赴繁昌县中分村“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到繁昌窑遗址文化公园开展实际调研活动。繁昌窑遗址分布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城南郊和西郊的丘陵地带,创烧于五代,北宋中期开始衰落,废除于南宋初年,主要烧制青白瓷产品,繁昌窑的青白瓷早于景德镇近三百年。依托繁昌窑遗址,计划建成一处集文物考古、遗址观光、文化体验、康养度假、综合商业等功能为一体的陶瓷文化产业园。1981年9月,繁昌窑遗址被安徽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县委县政府正式启动繁昌窑遗址文化公园项目。



乡村振兴在路上,青春聚力正当时。经过一天的参观和调研工作,团队成员们都十分期待繁昌窑遗址公园的建成。遗址的保护和开发需要注入青年人的力量,而以遗址文化开发为中心的乡村振兴模式更加需要青年人的朝气和活力。作为新一代青年,成员们将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一线,不负国家,不负青春,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