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8月1日电(通讯员 魏子涵 饶倩 王康博)为了提高基层群众的法律意识,助力推进城乡建设,2023年7月30日,飞行学院三下乡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小队的成员们来到了洛阳市栾川县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并开展为期2天的气象知识宣传,农业气象调查访问,探寻大众对气象的认知等专项活动。
温情讲译,为特殊学生送去温暖
青年是朝阳般的存在,他们渴求知识,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志愿者们满怀热忱来到栾川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活动。考虑到学生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及时学习到有关气象方面的知识,所以志愿者们从简单的问话入手,开始了知识的宣讲。
“姐姐,为什么云彩有那么多形状,为什么会天空下雨呀……”志愿者们在教室里通过一些气象灾害的宣传视频让学生们系统的了解到气象灾害的种类,它们带来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课堂上志愿者们耐心地向学生讲解各种气象灾害知识和形形色色的例子,并且有志愿者会专门坐在学生旁边进行一些天气原理的解释。宣讲结束后,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们的接受情况并提高学生们的兴趣,志愿者们同学生们进行了有奖问答活动和真实事例分享活动,同学们热情高涨,大家争相将自己所知道有关于气象的谚语,诗句等都说出来了,同时当学生们说到他们遇见恶劣灾害时顽强的斗争也让志愿者们动容。人类对气象的斗争也是人们不屈不挠精神的体现。通过此次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不仅拓展了学生们的知识,更为这些特殊学生送去了温暖。

图为实践队在学校宣传。 饶倩 摄
知识宣讲,加固气象之基
为了让更多的当地居民了解到气象知识,志愿者们决定前往广场发放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单。广场上人来人往,志愿者们的举动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志愿者们边给他们解释边给他们科普基本的防灾减灾气象知识,整体气氛非常和谐。加之广场上有很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对农业十分了解。志愿者们就以农业为切入点开始讲起,从二十四节气到常见的农业气象谚语,如:春分春分,麦苗起身;从大棚菜的缘起和不被看好到现在的大力推广;从以前农忙时期需要人在田地里看守到现在足不出户享受智慧型农业带来的便利。不仅如此,志愿者们根据相关资料将气象在农业上的应用按点列出,如:气象可以指导农业生产的决策,风速与农业生产等。通过这些具体分析让在场群众对农业气象有了更加全面系统的认知。
根据大众的反应,志愿者们发现中老年人对气象认知非常清晰反而青年人对气象灾害问题关注度不高。所以对于如何提高青少年的认知,志愿者们以最近接触的台风为切入点,在宣讲中以事例为证,并且收集当地气象灾害对社会,经济,文化,人民生活的影响和气象服务需求,服务效益的经典案例,然后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用身边的例子让他们切身体会到掌握气象知识的重要性以及气象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图为实践队在学校宣传。 王康博 摄
细心讲解,知识普及惠利万家
为了进一步加强宣传效果,志愿者们前往当地社区开展活动,与社区的负责人一起前往居民家中进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志愿者们通过粘贴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海报,到居民家中走访,发放宣传单等方式进行宣传。在与大多户家庭交流后,志愿者们发现之所以居民对气象知识的认知淡薄,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认识气象灾害带来的危害和后果,他们甚至觉得灾害是无法避免的。对此,志愿者们耐心讲解科学避灾的重要性以及利用科学技术减少损失的可行性,让居民充分认识了解气象知识很有必要,认识到灾害可以提前规避,做好应对准备就可以让灾害影响降低。
本次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气象科普知识宣传和教育让公众获得更充分的的防灾减灾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保障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安定与健康发展。根据调查结果小组成员们更加确定宣传气象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呼吁广大相关专业的青年学子从身边入手,走进群众,将气象知识传播给大众,为气象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