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薪火传承——探寻澄江中医】“溯源江阴学政文化,夯实教育强国之基”——澄江国医学社探访江阴古城学署文化

活动目的
南京中医药大学薪火实践团澄江国医学社于2023年7月在江苏省江阴市开展实践活动,探寻江阴的教育成就,在科教兴国的事业中贡献青年力量。
访江阴学政衙署 续教育文脉
以史为鉴,察往知来。享有“江南官署之冠”美誉的江阴学政衙署,自然是探寻江阴教育特色的第一站。作为江阴本地人的队长沈成宇同学,为实践员们介绍起它的历史背景。江阴学政衙署是整个清代江苏省科举主持考试秀才的官署,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建立,至1904年科举制度废除,历时292年,有124任学政。
固然学署的十三进建筑已消弭在战火中,但江南第一衙署与科举制度的影响却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从国家举办公开考试、择优录取、公平竞争到统一报考条件、打破阶级垄断,从实行严密的考试程序到多方面选拔人才、促进全面发展,科举制度虽然存在诸多缺陷,但对后世的人才选拔制度有着深远启示。

谒南菁书院 承学政文化
在江阴市,还有一处教育圣地——南菁书院,踏变化之浪花,与发展同辉、与时代俱兴。
“南方之学,得其菁华”,创建于光绪八年的南菁书院是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的前身。走进如今的南菁,一台台数字化的设施整齐有序地排列着,一间间演播厅、语音室满溢着少年的青春风采,一座座现代教学楼承载着学子们的鸿鹄之志、星辰大海。

在科技水平之外,学校的古朴风韵也引人入胜——南菁书院头门旧址在书香中巍然伫立。头门上镌刻着一副对联:南国菁英于兹孕育,江城忠义由是裁成。这份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慷慨志向,将实践员们的思绪牵引回百年前——南菁人休戚与共的家国情怀、萤窗雪案的求知之情、乘势而上的创新精神,与关于教育的论述遥相呼应、紧密关联。
“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实践员们在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校长蔡成德先生的带领下,参观南菁的碑廊。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席卷全国,全校师生积极开展游行宣传、抵制洋货倾销等爱国活动;“九一八”事变发生,南菁学生响应全国大罢课号召,募捐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战火纷飞中,更有陈诒、杨本济、王韶华等一位位同学奔赴抗战前线,参加抗日救亡斗争……

“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漫步在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的校史纪念馆里,一行行生动深刻的文字,一件件真实动人的旧物,将昔日的南菁展现在实践员们面前。藏书楼有丰富的古今中外图书;仪器室兼有理化、生物、矿物各科标本和仪器;体育锻练规定"标准运动"项目及要求,结合体育课内学习成绩,不合格不得升级……

“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蔡成德校长告诉实践员们,南菁始终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将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作为首要任务。“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南菁学生曾在南闸镇破获并没收了奸商藏匿的日纱1117包,最后将主谋的国民党县党部常务执行委员任生祥游街示众;1933年,在台风的袭击下,川沙县圩岸坍塌,死者百余人,南菁教职员纷纷捐款助赈;抗战胜利后,校师生发扬南菁“勤俭笃学”的传统精神,克服一切困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求学者与日俱增……
江阴教育现状
学政文化弦歌不辍,教育文脉绵延不绝,当代的江阴继承先辈薪火,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同频共振中谱写新的教育篇章。实践员们收集整理江阴市人民政府公布的“2022年江阴基础教育概况”,对江阴市的教育现状有了如下认知:2022年,江阴市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覆盖率50%左右。全市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实施“互联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评价体系……

活动总结
树高叶茂,联于根系。没有400多年来从未间断的教育文化根脉,没有“忠、恕、勤、俭”品格的世代继承,没有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理念的长期滋养,没有我们党领导人民对江阴学政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不可能铸就江阴如今的教育成果。

“作为一个江阴人,这次活动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家乡厚重的文化底蕴。”队长沈成宇同学感慨道,“我将继续提升品德修养,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刻苦钻研,不辜负家乡对我的栽培。”
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江阴学政文化,有利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有利于青年学子明确自己的重大责任,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胡杨学子三下乡:二十大精神入乡镇

为了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社会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践行二十大这一主题,2023年7月7日,塔里木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暑假三下乡“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