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村致富,百花飘香
福建是中国重点花卉苗木产区和主要出口省份之一。近年来,漳州市积极扶持以水仙花、兰花、三角梅“三朵花”为主的花卉品种,花卉苗木产业持续壮大。2022年漳州市完成花卉苗木种植面积34.99万亩,相关产品畅销荷兰、日本、加拿大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花卉苗木产业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而漳州市龙海区九湖镇被称作“中国水仙花之乡”,以凌波独步的水仙花享誉全国。除了水仙,还有诸多特色花卉竞相绽放,鲜花满城。形态独特的榕树盆景,姹紫嫣红的三角梅桩景,气势赫赫的仙人掌王国,品种殊异的多肉大世界……生机盎然,奇卉遍野。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龙海区谱就一首特色产业进阶曲:积极推进花卉苗木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展花卉苗木产业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2020年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8.85万亩,全产业链总产值达92.7亿元。

(图1注:三种花照片 谢莉艳拍摄)
二、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风和日丽,龙海市各大花卉基地花开热烈,芳香沁脾,引得行人驻足观赏,陶醉在迎风摇曳的花海中,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丰年之卷小队抵达漳州市龙海区的俩个古村,一探百花盛景。小队于7月23日抵达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田中央村寻找漳州名誉之花——水仙花,一早小队成员前往水仙花花海,虽已过花期没有看见成片的水仙花盛开之景,但小队成员仍被水仙花海的种植规模而震撼。登上水仙花花海观景台,360度一览花海全景。

(图2注:观景台俯瞰花海 谢莉艳拍摄)
通过提前调研水仙花花海旁设有一座水仙花展示馆,故小队成员步行前往展馆,展馆内设三层,在一层小队成员与当地解说员了解水仙花海概况,二层展示水仙花的相关专项证书及水仙花雕刻的照片,负一层则是展馆办交流会开设的座谈区域,水仙花展示馆的出现,让水仙花花海的震撼不仅停留在视觉,从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小队成员亦或是慕名前来观赏水仙花花海盛况的游客们对水仙花底蕴的了解。
丰卷之年小队在出发前通过线上调研联系到了田中央村佳期水仙花种植厂陈经理与漳州花协中国水仙花专委会首届副会长种植经营大户陈松潭先生,丰年之卷小队成员来到田中央村先是拜访了陈老先生,在陈老先生家小队成员了解到水仙花在田中央村发展的历程,随后,跟随陈老指引成员前往水仙花种植大户佳期水仙花种植厂陈经理的仓库,仓库中的都是水仙花的种子,分三个仓库储存,每个仓库储存的都是不同年限的水仙花种子,一号仓库储存的是3年种,二号仓库储存的2年种,三号仓库储存的是1年种。陈经理带小队队员们走遍三个仓库,仓库储量巨大,就陈经理一家共有55亩种植田,仅一年水仙花种植的人工费用和物料费用花费接近40万元,虽然费用高昂,但好在水仙花销售渠道都比较稳定,只是每年水仙花价格不同,今年价钱不高,产生的收益并不多。

(图3注:参观水仙花种子仓库 谢莉艳拍摄)
好在田中央村因水仙花出圈了,不仅是水仙花的数量储备之多而且在于水仙花的质量之精。现在漳州水仙有“金盏银台”和“百叶水仙”两个品种,售卖时水仙花有雕刻与未雕刻之分,雕刻后的水仙花非常精美而未雕刻的则有着自然之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水仙花的销售与宣传,不仅加大了田中央村水仙花品牌的名气,还进一步带动了古村的经济。国家与政府对水仙花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专门为其的保护立法,并且实行“一村一品”政策,征用古村原先的集体用地变成政府用地,再反租给种植户们,反租上有相关的优惠补贴政策,从成本上减少种植压力,整体上促进了水仙花种植的发展。
三、含蕊红三叶,临风艳一城
探秘“三花”之一水仙花后,7月24日,丰年之卷小队前往龙海区浮山村的三角梅与兰花的种植基地,寻觅名誉之花——三角梅与兰花。
第一站福建坤泰三角梅基地,三角梅基地占地50多亩,里面精心种植了很多三角梅,除了盆景,还做了很多造型,有十二生肖的,有花瓶的,还有蘑菇屋………还有许多可以拍照的三角梅特色设施。严格意义上来说,这里不能算是景点,这里是福建坤泰有限公司打造的一个三角梅基地,里面培育了多种三角梅,后来也发展为三角梅生态文化展示园。色彩迷人的景观,神奇的种植造型,观光者若想要相同品种,每株植物的主干上附有销售二维码,有心者可扫码获取,便捷的同时减少了人工管理费。福建坤泰三角梅基地的管理可谓是灵巧运用先进科技。
欣赏过三角梅基地梅林的盛景,小队成员与福建苗木信合基地许经理取得联系,前往第二站三角梅种植基地大棚,许经理带领队员们深入三角梅基地了解三角梅的生长条件、生长过程以及现在的生长状况。
浮山村的工作人员具体详细地讲述党领导下浮山村三角梅产业的发展历程、遇到的挫折以及困难。将这些年党对浮山村三角梅基地以及其他振兴乡村项目大力扶持与帮助悉数尽述。细数近年来浮山村兰花基地在政策扶持下取得的良好成效。谈话中队员们了解到,几十年前浮山村经济十分落后,浮山村有好的花卉却未被发掘。一代又一代村干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打造“一村一品”浮山村——三角梅品牌,带领村民不断解决环境、资源、品种优化之间的问题,坚持不懈的在浮山村广阔大地上耕作。时代潮流之风终于吹到了浮山村,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电商的兴起,极大的带动了浮山村三角梅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打响了浮山村三角梅产业名号,有效地推动+浮山村经济走向了“家家户户皆小康”“强起来”“富起来”的道路。
四、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随后,小队抵达第三站兰花大棚,兰花被安放在有空调的大棚里,被悉心呵护着,色彩各异,美丽娇嫩。兰花绽开,刻玉玲珑,吹兰芬馥。素雅洁净的花瓣,带着沁人的芳香,如霞似雪的花朵洋溢着的温暖。之所以可以保持花卉的美艳,龙海区“护花”有效,龙海区制定了“龙海市支农支小政银保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包含实施花卉产业、设施花卉种植保险,通过实施支农支小“政银保”项目,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为符合条件的规模农业经营主体及小微企业提供快捷、便利、低成本的融资渠道,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小微企业成为龙海市经济建设的骨干力量。政策的扶持,让花企花农吃了一剂“定心丸”,产业发展阔步向前。
“一村一品、一区一特”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无缝对接。踏遍漳州迹,振兴乡村梦。通过此次实践学习,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纷纷立志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激扬奋进力量,积极投身乡村振兴队伍,为组织增添新鲜血液,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在后疫情时代,浮山村应重点关注中央及地方出台的乡村发展支持性政策,切实利用投入实际应用,引领当地经济走出疫情带来的阴影,减轻就业压力,带动周边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

(图4注:团队与陈松潭先生、陈佳期先生合照 谢莉艳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