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小我融入大我,以青春奉献家乡,8月3日至8月6日,我作为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三下乡”的团队成员,携队员去往我的家乡德州市齐河县祝阿镇,开展了以“秉初心务实事,改乡村促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愿执青春之笔,绘就家乡壮美山河。我和其他队员共赴祝阿镇,围绕新农村的庭院建设、村级经济、绿色理念等方面,对居民进行宣传普及并提供改造包装等服务。同时在对村书记的采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旧时“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的祝阿镇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燃烧青春,约“绘”乡村
“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我们顺应习总书记的指示,结合祝阿古镇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转变,在200余平方米的墙体上进行彩绘。落墨“绿水青山”,希望能在村里营造出“经济与生态齐飞”的文化氛围。我们还邀请了当地的小朋友与我们一同绘画,希望他们能通过这个活动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记在心里。
大家手拿绘画工具、颜料桶,耐心定位、勾线、调色、上色,在繁忙而有序的勾勒下,一幅精致的绘画与墙体巧妙融合,让原本冰冷单调的墙面变成了乡村中美丽的画卷。我们的脸上是火辣辣的阳光,调色盘里是汗水与颜料的混合体,我们的手中是灵活的笔刷,一笔划过黄冒,划过烈日,划过我们的青春。
我们这次的墙绘之旅,虽不轻松,但村民的赞叹与肯定给了我们坚持绘画的动力,我们把所了解的、所看到的、所希望的新农村建设绘在墙上,虽不起眼但足够真诚。”郑孜姝说。
付庄村书记对大学生的辛勤付出表示了肯定,他说:“绘画墙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也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乡村振兴的精神,促使大家自觉树立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开好局。”
聚能青春,进村“造”院
生活不止诗和远方,还有一方美丽庭院。经过前期对乡村振兴战略详细的了解与调研,我们了解村民对美丽乡村的美好愿景, 决定对祝阿镇付庄村进行庭院改造。这是关乎百姓幸福感的“关键小事”,是由“美在环境”向“美在精神”的不断延伸。我们希望通过美丽庭院的打造,引领村民展现向上、向善、向好的精神风貌和美好生活的愿景。
团队结合环境整治,扮靓农村面貌。大家清理房前屋后,清运废弃物,打扫干净庭院,在此基础上,装扮院子,让“小家”更温馨,让“大家”更和谐。
筑梦青春,“艺”起宣传
四方食事,不过一块“小周月饼”。如今的月饼品种可谓越来越多,包装也越来越精美,作为齐河人,面对如此眼花缭乱的月饼,我更加惦记齐河名小吃小周月饼。现如今,小周月饼在经过了200多年的摸索和发展后,已经由曾经家庭式的作坊变成了一个现代化食品加工企业,实现了月饼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自动化生产,产品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销量越来越大,市场也越来越广。我们实地参观齐河县小周永平食品厂并与小周月饼继承人徐勇交流,为了做出优质月饼,他遍寻全国各地的精品食材,夏津的花生油,河北沧州的金丝小枣,四川的青红丝……各种食材在应时之际的融合,使之成为小周月饼好吃的馅料。月饼每一个材料都精心挑选,每一个工艺都精心雕琢。然而,我们也了解到,月饼厂在此前并不注重月饼包装、宣传。所以我们此次实践活动的定位在于帮助这个食品厂进行形象的整合升级。
我们设计以小周月饼的发展历史、获得的荣誉、获得的社会效益、月饼的种类为主题的展板与海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让小周月饼在制作工艺与宣传上更上一层楼!
闭上眼睛,小周月饼的香味扑鼻而来,睁开眼睛,温馨的庭院引入眼帘,而在这一刻,刺激到我味蕾的却是劳动人民勤劳奋斗的淳朴气息。此刻,我也真正地意识到了这次社会实践的意义,我永远为这些美好的温良品质而感动,也为自己有幸能够感受和触摸到这些成果背后的方针政策而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