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艺术赋能乡村发展 ,美育助力文化振兴

       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注入青春血液,打造乡村文化建设“新名片”,7月7日,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组织“艺绘乡村 助力振兴”志愿服务团队前往灌阳县新街镇三树村,开展为期5天的“艺绘乡村”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7月8日早上8点,“艺绘乡村助力振兴”志愿服务团队前往灌阳县三树村,在驻村第一书记周剑凯的带领下,团队成员考察了三树村的村容村貌,对墙绘地点和墙绘内容进行考察论证。实践团队成员们在走访调研的路上,收集了村干部对于房屋改造和墙面绘画的建议。为了更好地呈现墙绘效果,实践团队成员们与当地村干部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与交流,充分了解了三树村的人文风貌。
       通过交流,实践团队成员们收集素材,积累灵感,实地勘测了墙壁尺寸,确定了墙绘图案和商议了墙绘细节,最后决定把墙绘作为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一项行之有效的载体,把改善美化农村街景结合起来,与当地的村风村貌有效融合,描绘成和谐、文明、人文、艺术的农村风景线,同时把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内容融入到美化新时代乡村建设中去,并通过艺术墙绘的形式呈现给村民,从而达到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推动新时代乡村文明建设的目的。
       商议结束后,实践团队成员们开始了前期的墙绘筹备,实践团队在墙绘准备阶段过程中因地制宜,精益求精地设计墙绘草图。面对墙皮掉落、墙面凹凸不平、上方墙面掉色等等问题,志愿团队集思广益、大胆创新,对墙绘设计方案进行修正,清理墙边杂草,对斑驳墙面进行复原,为之后打底稿等工作做好充足准备。同时,实践团队成员们选择了不容易脱落的丙烯颜料,与调配剂进行充分混合,根据图案进行颜色的选择与调配,方便之后上色工作的有序开展。
      正值大暑高温天气,骄阳似火的盛夏,知了声声清脆,实践团队负责人将成员们分为测量组、线稿组和上色组。测量组成员负责确定设计图中每一个元素的位置、大小;线稿组成员负责进行细节调整、勾勒轮廓,完成墙绘的雏形;上色组成员负责确定图案颜色及墙面上色,必要时还需要进行调色。三组成员脚踩凳子、手拿直尺,以画笔为工具,以颜料为载体,从起型到勾线,从修改到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实践团队成员们对每个部位进行仔细检查,力求精细规整、毫厘不差。昂扬的热情也使墙绘的效率大大提高。实践过程中,实践团队成员们不畏烈日,热情高涨,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起形、填色、描边,协调配合,各显所长,手托调色盘,一勾一点、一笔一画,以墙为画卷,认真细琢,使原本破旧的墙面“穿”上了“新衣”。
       绘制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磨炼与挑战,但实践团队成员们的热情足以战胜一切困难。实践团队绘制墙绘的场景成为了三树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观看,纷纷驻足欣赏。实践团队经常会与村民进行友好互动,听取群众意见,阐释画面含义,赢得了三树村村民的一致好评,他们都为实践团队竖起了大拇指,对成员们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村民黄奶奶说道:“非常高兴有你们前来三树村进行墙绘创作,希望你们能够用你们的妙笔为我们的乡村带来新的色彩和希望”。当创作完成后,团队成员付杰发出了感叹:“通过参与这次三下乡活动,亲身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我们将用我们手中的画笔,创绘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美好景象,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淮师学子三下乡参观安徽省博物院

安徽省博物院是一座集藏品丰富、展示精美、文化底蕴深厚的博物馆。近日,本记者有幸参观了这座博物馆,身临其境地领略到了中国的历史与

红色郎家村,文明百家院

7月17日,国际汉语教育学院“吴滩乡行,助力郎情”乡村振兴促进团抵达江津区吴滩镇郎家村,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巧用三色之笔,助力乡村振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2023年7月17

薪火相传无穷尽,革命精神励后人

如何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做贡献?如何在观察实践中强信念、跟党走?8月上旬,自动化学院“闪闪红星”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