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探究耕地利用,赋能乡村振兴

耕地对于粮食生产而言是载体和基础,乡村要谋求振兴发展,需要在保障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合理化的耕地保护利用,保障耕地能够维持良好的经济与生态效益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内容。近年来,耕地“林果化”问题以及耕地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产生威胁,为深入了解山东丘陵地区耕地林果化的情况,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光不负守田人”实践队于7月13日在孙丕苓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滨州市部分村庄进行走访调查,实地观察耕地使用情况,深入了解耕地林果化现象并探究其原因。
做足前期准备,奠定实践基础
为了解我省乡村耕地资源动态变化情况,剖析我省耕地林果化的发生的原因与机理,实践队采取参与式农村评估调查法,以户籍地相同成员为小组,通过问卷调查、农户访谈等方式分别在户籍所在地开展调查。为保证此次实践的质量和速度,实践队举行出征仪式,由队长主要讲解拍摄实践照片及新闻撰写要求,帮助实践队成员掌握入户调查所需基本技巧,部署各项任务,为接下来的三下乡活动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
在进行调查之前,队员通过网上信息大致了解到当地村庄的农产品种植情况,决定前往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灰堆刘村进行走访调查,实践小组走进农户家中进行访谈,并在当地农户的带领下走进田间地头实地观察,当地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耕地林果化的转化,当地枣农介绍说附近村庄广泛种植冬枣——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特产。

图为实践队成员实地采访当地枣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梦璇 供图
而后,实践队员们深入村庄进行调查当地种植冬枣的具体情况。农户王大哥在交谈中表示:“种植冬枣也需花费大量人工和成本,我们为了减少成本获得更高收益,同时也能减少体力劳作,加之政府的支持政策,我们积极利用科学技术,兴建新型大棚,引进果园喷药机和烟雾机进行农药喷洒,减轻了体力劳动的同时,也能获得更高的量产。”
同时,实践队员们发现,为了能够延长冬枣的保质期,农户开始兴建冷库。从田间地头采摘下枣子,然后通过选枣机进行分拣、包装、并将其放入冷库进行存储以及冷藏,借助现代科技,现代的农户以及不再是“看天吃饭”。随后,实践队员在农户的带领下参观了用来储存枣子的冷库。
“我们灰堆刘村的千亩冬枣示范园已经建起了500亩原生态冬枣出口基地,并取得出境水果果园注册登记证书,具备了冬枣出口资质。”当地负责人向实践队员们介绍。

图为大棚中生长的冬枣。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梦璇 供图
分析利用现状,助推耕地保护
实践成员在访谈结束后,根据调查数据并根据多个方面设置指标作为统计变量,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26.0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农户耕地非粮化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区域内的耕地林果化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实践成员经过讨论,认为应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同时推进“非粮化”政策措施,坚决遏制增量,推进乡村土地科学管理、稳定粮食生产,为乡村振兴、农业发展提供新路径,助推乡村振兴及国家可持续发展。
在随后的实践中,实践队员们也将根据此次调查与成果的整理,向农户们进行有关宣讲。实践队员们表示,他们将作为地理学子,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以青年之力为耕地保护做贡献。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佳艺 供图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从社区到居家,小改造大幸福

从社区到居家,小改造大幸福

2023年暑假,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三名同学以“适老改造进社区,实地调研知民生”为主题开展暑期实践。团队选取苏州市吴

胡杨学子再出发,田间地头显真彰

胡杨学子再出发,田间地头显真彰

2023年6月27日,塔里木大学农学院“情系三农,科服棉农”棉花科技服务小队前往新疆阿拉尔市托喀依乡六队开展了棉花种植技术的指导与交

探究耕地利用,赋能乡村振兴

探究耕地利用,赋能乡村振兴

耕地对于粮食生产而言是载体和基础,乡村要谋求振兴发展,需要在保障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合理化的耕地保护利用,保障耕地能够维

垃圾分类共筑美好家园

垃圾分类对于城市的清洁卫生美观以及资源的可回收再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情况下,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绿水行舟实践队

农科学子,服务三农

塔里木大学农学院“棉花给水,我先行”队伍在阿拉尔市托喀依乡亚苏克村开展了三下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