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津船扬帆,构建京津冀海外门户
作为世界级人工深水大港,2018年天津港的船舶吞吐量就已突破5亿吨。实践团队探访天津航运核心的第一站——CSSC中国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就坐落于天津滨海东疆港。7月18日,实践团师生来到中船(天津),实地参观研学。
CSSC前身天津新港船厂始建于40年代,隶属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在六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造船技术与修理经验。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为以造修船为主,重型机械制造、海洋工程构造物制作、陆上钢结构工程和焦化设备制造并举,具有自身特色和竞争力的企业。
初入船厂,工作人员带领实践团沿厂区内宽阔的行道向海的方向一路前行。道路两侧整齐摆放着坚实庞大的各类造船零部件,远远望去,尚有船舶停靠岸边,在海风与阳光中静静展现着独属港口城市海运重器的威严和魅力。
随后,实践团直入船厂“腹地”,探访修船厂与资料办公室。在工作人员的讲述中,实践团了解了船厂的历史与发展,认识到天津港在船舶行业的从业人员眼中的极高地位与巨大能量。近年来,天津港勇于担当肩负的责任,促进各类要素高效汇聚流动,为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核心引擎作用。



7月19日,“笃行远航”实践团师生联系到天津市东丽区空港经济区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来到实地研学第二站进行了参观交流。
2019年,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正式成为全国第三大空铁联乘交通枢纽。“空港”地区十年发展,吸引了大量高精尖知名企业进驻。环境监测站就坐落于空港经济区的诸多产业之间,其主要职能为区内环境监测综合管理、企业排污监督性检测及排污申报数据校验等。
首先,空港环境监测站的主要责任人员以会议形式对实践团师生进行欢迎与讲解。执法大队队长在会上介绍了监测站的组织结构与工作职责,并与实践团师生交流有关空港经济区在天津发展的宏观层面重要战略意义;监测站的技术人员为实践团成员进行工作方向、数据评估等技术层面的讲解与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