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筹备,照亮调研之路
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社会的知识分子,一方面是乡村儿童智识的启蒙者、教育者,另一方面又是乡村社会文化的象征和代表,对乡村社会发挥重要作用。面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图景,新时代乡村教师应该重新确立自己的身份认同,以崭新的面貌投入到乡村教育发展建设中去。在初夏的微风中,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桃李先锋实践队踏上了探索乡村教师内心世界的征程。为了确保调研的深入与准确,前期筹备工作至关重要。为了确保调研的顺利进行,实践队成员还进行了集中培训并召开了线上会议。会上,队长程一凡与队员马晨旭师姐带领大家明确了实践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细致分工,确保每位成员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访谈技巧、问卷设计等。同时,实践队积极与乡村学校、教育部门建立联系,争取到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为后续的实地调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深入田野,倾听乡村教师的心声
随着调研的深入,7月11日实践队员们走进了涛雒镇中心小学,参观了学校的校园文化设施并详细了解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学校位于乡村,虽然规模并不大,但是各项设备可是样样都齐全。除此之外,校园内的环境不仅有葱郁的树木,还有五彩缤纷花草,把整个校园点缀得十分美丽。实践队员们与学校的教师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感受到了乡村教师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他们不仅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心理压力。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队员们收集了大量关于乡村教师情绪劳动与职业认同的第一手资料。调研结果显示,乡村教师在情绪劳动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通过与当地教师的交流,队员们了解到老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以应对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和家长的期望。这种持续的情绪付出往往让乡村教师们感到疲惫不堪。同时,乡村教师在职业认同上也存在一定的困惑。由于工作环境、待遇水平等方面的限制,部分乡村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价值产生了怀疑。他们渴望得到更多的认可和支持,但现实却往往让他们感到失望和无奈。
情系教育,共筑乡村教师的心灵家园
经过这次深入的调研,社会实践队每一位成员都深受触动。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和巨大贡献。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乡村孩子们心灵的引路人。
这次调研也让队员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乡村教师在情绪劳动和职业认同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为了改善这一现状,队员们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提升策略:一是加强乡村教师的职业培训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二是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三是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引导,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四是鼓励和支持乡村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宽他们的职业发展空间和视野。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乡村教育作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乡村的未来发展。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情绪劳动状态与职业认同感不仅关乎自身的心理健康与职业发展,更直接影响到乡村学生的成长与乡村教育的质量。桃李先锋实践队的队员们坚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乡村教师的情绪劳动能力和职业认同感将得到显著提升,携手共进,为乡村教育的美好明天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为桃李先锋实践队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程一凡供图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