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南通8月15日电(通讯员:方思远 王泽曦 穆杨杨)8月中旬上午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桃林社区,蓝色科技小课堂准时开讲,小朋友们早早到达授课地点,期待课程的开始,结合团中央下发的工具包其中的材料,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红起“会聚萤火,温情夏日”七彩假期社区青春行动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地理课程,让大家对地理形成了初步的了解,在心间埋下一颗探索世界、感受地理的小小种子。课程开始,志愿者与小朋友们观看了介绍我国地理学科的视频,通过航拍中国纪录片,让小朋友们更好地感受中国各地区的魅力,并与小朋友们交流互动了自己对地理的想法。“原来这就是地理呀!”小朋友这样告诉志愿者。
在地形图部分,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甘肃、福建、广东等多个省市的地形图,为小朋友们生动展示了我国不同地区的地貌、气候和人文地理特征。通过这些地图的展示,小朋友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西部地区的高山峻岭、北方地区的广袤草原、东南沿海地区的丘陵和湿润气候,以及其他地区独特的地理特点。志愿者们还通过引导小朋友们用水彩笔填色地形结构图,让他们在绘制的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每个地区的地形构造和景观特征。
在互动环节中,有趣的“你画我猜小游戏”成为了课程的亮点之一。这个游戏不仅让小朋友们通过互动更好地掌握了各省市的地图轮廓和山川特征,还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朋友们在游戏中积极参与,他们主动向授课的志愿者提出关于地图轮廓的各种问题:“老师,我要画安徽的轮廓;老师,我要画北京的样子;老师,我画的是不是很像啊?”这些问题不仅展示了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好奇和渴望,也反映了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热情参与和积极学习的态度。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讲解地理知识 周义洋 摄
下午,志愿者们展开了一场生动而富有启发性的课程,以实验和绘画的形式深入探讨地球大气热力环流和地球演变的主题。他们首先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向小朋友们生动展示了大气热力环流的具体现象。这些实验不仅让孩子们亲眼见证了风的形成、温暖空气上升和冷空气下沉的过程,还通过观察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了这些现象与地球气候的关系。
随后,志愿者们带领小朋友们进行了一项有趣的活动:使用水彩笔填色地形结构图。这些地图展示了地球不同时期的地形特征,从早期的原始地球到现代的各大洲形态。通过绘画的方式,小朋友们仿佛穿越时空,目睹了地球演变的历程,理解了板块构造、山脉形成和海洋分布的基本原理。这不仅加深了他们对地球地理演变过程的认识,还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和发现的兴趣。整个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参与,不仅在实验中提出问题和观察现象,还在绘画中展现了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向志愿者们展示他们填色地图的成果,并分享他们对地球演变的想法和疑问。志愿者们则耐心地解答问题、引导讨论,并与孩子们分享他们对地理科学的热爱和深入理解。
接下来的课程环节中,志愿者们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包括遥感图像的理解与分析,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智能化运用。通过使用遥感卫星图像展示黄河和鄱阳湖的变迁,以及简要展示我国海岸线的演变,志愿者们生动地展现了地理环境的持续变化和我国科技发展的成果。这些实例不仅仅是科技的进步,更是沧海桑田般的历史变迁的见证,让小朋友们对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复杂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这样富有启发性和互动性的课程安排,志愿者们不仅传授了知识,更激发了小朋友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地理科学基础。

图为志愿者实验直观地展示大气热力环流 周义洋 摄
团队成员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教授知识,他们还积极投入到暑期作业辅导中。这种辅导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是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他们在学校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与小朋友们面对面的互动,团队成员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量身定制辅导计划,确保他们在暑假期间能够充分复习和巩固学校课程。这种形式不仅仅是简单的补习,更是在实践中促进小朋友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提升学习效果。
通过开展“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在丰富了小朋友们的假期生活的同时,也让大学生志愿者们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我希望多参与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用自己的知识来帮助他人。”志愿者穆杨杨说。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