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城市化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下河村的蜕变启示

发布时间:2025-02-06    阅读:
城市化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下河村的蜕变启示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号召,2025年2月5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情系三农”社会实践队队员奔赴青岛市李沧区下河社区,探寻人口流动与乡村振兴的核心密码。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与城市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许多传统村落经历了从乡村到社区的转变。下河村,一个曾经以农业为主的传统村落,如今已蜕变为现代化的下河社区。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也展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成果。本次寒假社会实践以下河村的蜕变为主线,探讨人口流动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重点关注原居民回流、生活条件改善以及城市发展对乡村的影响。
从村到社区:下河村的城市化进程
下河村位于城市边缘,过去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来源。随着城市扩张,下河村逐渐被纳入城市规划范围,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道路拓宽、水电供应稳定、通信网络覆盖等现代化设施的引入,使下河村逐渐具备了社区的功能。2015年,下河村正式更名为下河社区,标志着其从传统乡村向现代化社区的转变。
这一过程中,人口流动是重要的推动力。许多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导致村庄一度出现“空心化”现象。然而,随着社区建设的推进,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开始回流,他们带回了城市中的先进理念和技术,为社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原居住人民回流: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下河社区刘德海先生向实践队员介绍,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下河社区带来崭新的发展机遇。政府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改善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吸引众多原居住人民回流。这些回流人员中,既有在外务工多年的中年人,也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他们不仅为社区带来劳动力,还带来发达城市中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例如,一些年轻人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广下河社区的特色桃树产业,开辟了新的销售渠道;还有一些人将城市中的管理模式引入下河社区,提升了社区的管理效率。这些变化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也为下河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生活条件改善:乡村振兴的直观体现
从下河村到下河社区的蜕变,最直观的体现是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过去,村民主要依靠农业收入,生活水平较低。如今,随着社区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社区内建成了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居民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此外,社区还配备了学校、医院、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满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社区还引入了垃圾分类和污水处理系统,提升了环境卫生水平,为居民创造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互动:下河社区的启示
下河社区的蜕变是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互动的典型案例。城市化进程为乡村带来了发展机遇,而乡村振兴战略则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一过程中,人口流动起到了桥梁作用。外出务工人员将城市中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带回乡村,推动了乡村的现代化进程;而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则为乡村发展提供了保障。
下河社区的成功经验表明,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还需要充分调动原居住人民的积极性。通过改善生活条件、提供发展机会,乡村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回流,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次实践活动圆满完成,通过实地采访、就地考察,实践队员们亲眼认识到由下河村到下河社区的蜕变,这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吸引人才回流、提升生活条件,乡村可以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更多像下河村这样的乡村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实现振兴战略贡献力量。(通讯员 刘晓然)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传承门礼文化,筑牢文明根基

在当代社会,人们对门礼文化有着怎样的认知与态度?通过线上调研数据的深入分析发现,大部分人对门礼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且超过八成

门启礼韵传承路,凭仪作墨续未来

近日,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翻译学院 “门彰礼韵 仪续未来” 实践队完成了一项意义非凡的寒假社会实践调研,聚焦门礼文化在现代社

礼韵传承扬古韵,仪风续接展新姿

在这个寒假,我有幸作为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门彰礼韵,仪续未来”社会实践队的一员,参与了一次意义深远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