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广西红色寻根实践团聆听家乡中的历史回响

发布时间:2025-03-06    阅读:
爱国,是一种深厚的情感,是每个公民对自己国家的忠诚与热爱。为响应国家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号召,2025年寒假期间,华北电力大学红色寻根实践团六名同学回到广西,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寻根实践活动,深入探寻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汲取革命精神的力量。
百色市烈士陵园
 
    红色寻根实践团成员覃佳宇前往位于广西百色市田阳区田州镇解放东路狮子山上的田阳区烈士陵园参观。陵园始建于1964年,1999年迁建至现址,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陵园的地理位置优越,四周环境庄严肃穆,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成员覃佳宇看着壮美的风景激动的讲到:“最清晰的脚印踩在最泥泞的路上,先辈们筚路蓝缕,践义成仁。纪念碑上镌刻着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时刻提醒着我们,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
田东县经正书院
 
红色寻根实践团成员黄恩杜前往位于广西田东县的中心地带的田东经正书院参观,书院始建于清代,历经百年风雨,依然保存完好。这里不仅是传承儒家文化的圣地,也是当地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书院四周环境清幽,古树参天,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厚重的历史与文化积淀。参观过程中,黄恩杜还参与了书院组织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在书院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书法和经典诵读,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书院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承载着先贤的智慧与精神。
平果市邓公山
 
红色寻根实践团成员陆麒庆前往位于广西平果市的邓公山进行参观,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记录了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平果铝项目的关键决策——“平果铝要搞”的豪迈批示。这一决策彻底改变了整个平果的命运,使其从曾经的“老少边山穷”地区蜕变为全国瞩目的“南国铝都”,财政收入连续多年位居广西县级前列。陆麒庆有感而发:“邓公山之行不仅是一场红色之旅,更是一次精神洗礼。它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历史的选择与个人的奋斗如何交织成时代的壮丽画卷。正如平果的蜕变,每个时代都需要敢为人先的勇气与脚踏实地的坚持。”
柳州市中共历史陈列馆
 
红色寻根实践团成员黄河山走进了中共柳州历史陈列馆(成团会议旧址)、柳州联华印刷厂旧址、柳州军事博物园、柳州市烈士陵园等多处红色文化基地。走进成团会议旧址,看着平常的房子布局和生活用具,想象着先辈们在这里开展的重大会议,既平凡得像某一天在家里围坐喝茶聊天,却也伟大到足以改变广西的命运。柳州联华印刷厂旧址是中共柳州地下党组织从事革命活动的据点和印刷革命宣传品的秘密机构,也是柳州市目前唯一一处保存最完整的中共柳州地下党的活动旧址。印刷厂主要安排失业的党员及进步职工的生产,也曾为学生运动印刷过传单。曾经在印刷厂里奔走的繁忙,如今化作柳州闹市中的一点红,始终如一的是那播撒的教育种子,在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结出爱国的果实。成员黄河山在走访完几个红色基地后在自己的走访记录里深刻的写道:”走进红色基地,仿佛踏入历史的长河。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件件承载故事的文物,生动地再现了革命先辈们为理想信念而奋力拼搏的场景。他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不畏强敌、不惧牺牲,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为我们开辟出一条光明大道。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我们才得以在如今和平宁静的土地上生活和学习。”
红色寻根实践团几名成员在实践活动中深刻体会到广西的红色文化丰富,拥有众多承载着革命历史记忆的红色基地。从市到县,乡镇到农村,到处都树立着英雄纪念碑,这不仅是广西人民艰苦奋斗的勋章,更是根植于广西人民心中的红色精神开出的绚烂之花。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