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闸下毫厘守护淮河安澜 庄台灯火映照百姓心声——“蒙洼蓄洪区青春建功团”社会实践团队

发布时间:2025-07-04    阅读:
       安徽理工大学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蒙洼蓄洪区青春建功团”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安徽省阜南县王家坝镇,开展专题调研与社会服务,在治水工程与田间地头感悟“王家坝精神”,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团队首站抵达郑台孜庄台开展入户调研,向村民发放问卷,深入了解“王家坝治理模式”的基层实践。在郑台孜庄台史馆,队员们走访曾参与抗洪的英雄,聆听惊心动魄的守护故事。“当时就想着保护身后的家和人,这是责任。”老英雄朴实的话语传递出深厚的家国情怀,让学子们切身感受到“王家坝精神”中顾全大局的奉献力量。
  采访当地抗洪英雄(摄影:王立夫,王子璇)
  实践团队面向当地儿童举办“防洪防汛”安全讲座。通过宣传手册与趣味问答,生动普及洪涝灾害避险自救知识,提升孩子们的应急能力。
  “防洪防汛”安全讲座(摄影:王立夫,王子璇)
  实践聚焦乡村振兴。团队深入王家坝镇芡实种植基地,与种植户面对面交流,系统调研从选种育苗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调研显示,芡实产业效益显著,亩均收入远超传统作物,已成为致富“金钥匙”。“种芡实后,收入翻番,日子越过越好了!”种植户喜悦的分享印证了特色农业的蓬勃生机。队员们走村入户,围绕特色农业发展广泛征集村民意见,发放问卷,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政策优化汇聚民智。
  团队成员与特色农业种植人员交流(摄影:王立夫,王子璇)
  团队随后奔赴“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闸管所技术负责人详细讲解了水闸构造、功能原理及汛期调度决策流程。队员们实地观察闸控中心运作,深刻体会到“闸下毫厘”间守护淮河安澜的技术与责任担当。
  王家坝闸前合影(摄影:王立夫,王子璇)
  实践尾声,团队怀着崇敬之心参观王家坝抗洪纪念馆。从1954年首次大规模抗洪的影像,到惊心动魄的救灾实物,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将队员们带回众志成城的岁月。讲解员深情的叙述,让“不畏艰险的拼搏”与“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内核深深烙印在心中。队员们驻足凝思,自发交流,决心将这份精神薪火相传。
  实践队员躬身实践,收获丰盈。他们既以青年视角探析了水闸科技安澜与芡实产业兴农的双重密码,为基层发展建言;更在抗洪史诗与英雄壮举中汲取了磅礴的精神力量。队员们表示,必将以“王家坝精神”为灯塔,将青春汗水挥洒在乡村振兴与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书写新时代的奋斗答卷。
  指导老师:朱浩男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