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功勋人物精神浸润童心
活动在庄严的开班仪式中拉开帷幕。丁家营镇小学校长在致辞中勉励同学们“以科学家为榜样,争做新时代追梦人”。实践队精心设计课程,通过10场专题宣讲,系统介绍了邓稼先、钱学森、郭永怀等10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感人事迹。课堂上,孩子们聚精会神聆听“隐姓埋名搞科研”“沙漠深处献青春”的故事,踊跃参与互动问答。“原来科学家也会经历失败,但他们从不放弃!”五年级学生王同学在课后感慨道。

图为志愿者为同学们讲解“两弹一星”精神宣讲总概论。
寓教于乐:科技实践点燃创新火花
为深化学习成效,实践队创新采用“理论+实践”模式。次日开展的卫星模型制作课上,志愿者老师们用通俗语言讲解卫星构造与发射原理,孩子们亲手拼装模型时惊叹“一颗卫星竟有这么多精密部件!”随后的“水火箭”发射活动将气氛推向高潮。尽管部分小组发射失利,队员們以“长征火箭历经百次试验”的实例鼓励孩子们,在失败中体会科研艰辛。四年级李同学说:“科学家们像灯塔一样照亮了我们,下次我一定要做出飞得更高的火箭!”

图为同学们进行水火箭的发射。
多元拓展:红色教育焕发新活力
实践期间,队员们还组织创意绘画、剧本杀、知识竞赛等特色活动。一幅幅童趣盎然的航天画作、一场沉浸式的“穿越”剧本体验、一轮紧张激烈的知识抢答,让“两弹一星”精神融入多元场景。休息日期间,实践队深入丹江口社区开展宣讲,惠及群众200余人。结班仪式上,孩子们通过自编歌舞、情景剧等节目,深情演绎学习收获,队员们与同学们依依惜别。

图为1班同学共同合唱歌曲《万疆》。
“12天里,我们见证了孩子们从好奇到热爱、从聆听到思考的成长。”队长廖慧表示。本次活动以“小课堂”链接“大精神”,既在乡村学子心中播下科学报国的种子,也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的担当。丁家营镇小学教务处负责人评价:“这样的社会实践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真正做到了润物无声。”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