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河海大学学子走进南京古建筑 探秘古建力学文化传承与科普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17    阅读:
      (通讯员 骆一凡 潘琰)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团队成员力学专业优势,河海大学“古韵新承,力拓未来”实践团队一行7人于7月11日-16日深入江苏省南京市历史文化遗址开展古建筑力学科普实践活动。
         古建调研:解码600年古建筑力学智慧
         7月11日,实践团成员怀着对古建筑力学结构的探索热情,来到享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美誉的明孝陵进行实地调研。在这座承载着600多年历史的皇家陵寝中,团队成员们以专业的力学眼光审视着每一处建筑构造。团队成员们深入分析了明孝陵古建筑群中蕴含的力学智慧,通过实地测量、结构分析和理论推演,团队成员们对明孝陵中古建筑的力学结构有了深度的理解,为后续的科普宣传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图 1团队成员对明孝陵实地调研  潘琰摄
         游客互动:传递古建力学科学价值
         7月12日,实践团成员们积极与明孝陵的游客进行访谈交流,内容涵盖明孝陵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建筑结构特点。团队成员们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在访谈的过程中向游客们介绍明孝陵建筑中的力学知识,从石材的承重原理到拱券结构的分力机制,从建筑群的抗震设计到排水系统的流体力学应用,都被生动地呈现出来。许多游客表示,通过河海学子的专业讲解,他们不仅了解了明孝陵的历史价值,更深刻认识到古建筑中蕴含的科学智慧。
 
图 2团队成员讲解明孝陵的建筑结构  骆一凡摄
         古桥调研:探寻古代桥梁力学设计精髓
          7月13日,实践团成员前往七桥瓮,继续深入开展古建筑力学调研活动。团队成员们仔细观察七桥瓮的拱券结构、桥墩设计和水流导向系统,深入分析其承载能力、稳定性能和抗冲刷特性。通过对比现代桥梁工程理论,团队成员们发现古代工匠在没有现代力学计算工具的情况下,凭借经验和智慧创造出的结构设计,在很多方面都符合现代力学原理,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图 3团队成员在七桥瓮前合影  潘琰摄
 
图 4团队成员对七桥瓮实地调研  潘琰摄
         宁人访谈:古建新识中的科学启迪
         7月14日,团队成员在七桥瓮的调研过程中,访谈组成员们同样进行了深入的访谈调查,与当地居民和游客交流关于七桥瓮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特色的认知。通过南京本地人的讲解,团队成员不仅了解了其历史文化内涵,更认识到古建筑中蕴含的科学价值。这种专业与通俗相结合的科普方式,有效拉近了科学与公众的距离,让更多人关注和重视古建筑的保护传承。
 
图 5团队成员对当地居民进行访谈调查  骆一凡摄
         社区科普:趣味互动传递科学薪火
         7月16日,实践团队前往南京本地的紫竹林社区,面向小学生开展古建筑力学科普宣讲活动。通过精心设计的有奖问答环节,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现场气氛十分活跃。活动的亮点是亲手拼接桥梁模型的互动环节,孩子们在团队成员的指导下,通过动手实践深入了解建筑力学结构的基本原理。从简单的梁式结构到复杂的拱桥设计,每一个拼接过程都让孩子们对力学知识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在模型搭建过程中,团队成员耐心讲解承重分布、结构稳定性等基础概念,让抽象的力学原理变得具体可感。
 
图 6实践团成员普及力学知识  殷泽富摄
 
图 7实践团与孩子们拼接桥梁模型  殷泽富摄
         童心筑梦:绘就建筑力学新认知
         孩子们经过两个小时的学习,纷纷拿起画笔,描绘出心中理想的建筑。这些充满童真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孩子们的创造力,更体现了科学知识在年轻一代心中种下的希望种子。活动结束时,团队成员与孩子们合影留念,记录下这次有意义的科普宣讲活动,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求知的喜悦,团队成员们也深感此次社区宣讲活动的重要意义。
 
图 8团队成员拍摄的孩子作品  骆一凡摄
         调研纪实:力学视角下的文化传承
         在科普宣讲活动的同时,实践团队还对参与活动的家长和孩子们进行了社会调研,深入了解大家对南京古建筑的认知情况。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涵盖了对明孝陵、中山陵、夫子庙、总统府等南京代表性古建筑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古建筑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和保护意识的认知水平。许多家长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第一次从力学角度认识古建筑,深感震撼,也更加意识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科学智慧。这一调研为实践团今后开展古建筑科普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和方向指导。
 
图 9团队成员与家长进行交流  殷泽富摄
         共建启航:打造长效科普实践平台
         在科普宣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实践团与紫竹林社区进一步深化合作,正式签署了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协议。河海大学力学院与紫竹林社区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打造集科学普及、文化传承、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实践教育平台。这一合作模式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社会、服务民众的机会,也为社区居民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带来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活动结束时,团队成员与孩子们合影留念,记录下这次有意义的科普宣讲活动,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求知的喜悦,团队成员们也深感此次社区宣讲活动的重要意义。
 
图 10实践团与孩子们合照  骆一凡摄
         通过三天的实地调研和科普宣传,实践团成员们对古建筑的力学结构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团队成员们不仅运用专业知识深入解读了古建筑的科学内涵,更通过科普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古建筑保护。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核医寻迹:探显像之“核”心

核医寻迹:探显像之“核”心

7月9日,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影像新声代,研学科普进行时”实践团走进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开展深度调研活动。团队聚焦“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