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经纬践行|启程篇:一帧影像里的观测细致

发布时间:2025-07-21    阅读:

         近日,山东建筑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智测山河,绘护绿洲”实践团队来到黄河入海口湿地,开展为期7日的实地观测与生态保护研究活动。他们带着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与对专业知识的实践热情,深入湿地腹地,利用先进的无人机航拍技术,对湿地的地貌特征、植被分布和水体变化进行高精度的三维建模与影像采集。同时,还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空间数据分析,构建湿地生态的数字化模型,为后续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7月10-11日,无人机在湛蓝的天空中缓缓升起,镜头下,黄河入海口湿地呈现出一幅壮丽而灵动的生态画卷。广袤的水域与交错的滩涂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芦苇随风摇曳,碱蓬如红毯般铺展在盐碱地上,构成了一幅独特的自然景观。通过高精度的航拍影像,学子们不仅能够清晰地看到湿地的地貌特征,还能捕捉到植被分布、水体流动等细节,为后续的生态分析提供了宝贵的原始数据。

          

          在飞行过程中,学生们精心调整拍摄角度,确保每一帧画面都涵盖最丰富的信息。他们运用空间定位技术,对关键区域的植被分布进行坐标标记,为后续的GIS数据分析打下基础。同时,还借助影像处理软件,对航拍图像进行拼接与分类,分析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格局及其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最终,通过地图绘制技能,将湿地的地形地貌、植被类型和生态特征直观地呈现出来,为湿地保护与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实地考察中,学子们深入湿地腹地,细致观察了芦苇的带状分布、碱蓬形成的“红地毯”景观,以及近年来经过治理的互花米草残留区域。他们通过样方采样方法,对这些植物的生长状况、高度、密度等进行详细记录,并结合土壤、水质等指标,分析其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实际影响。这些一手资料不仅帮助他们深化了对湿地生态结构的理解,也让他们更加直观地认识到生态保护工作的紧迫性与复杂性。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