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中国计量大学2025“微光致远”实践第十二天——量启童趣 衡载古今

发布时间:2025-07-28    阅读:

  秉持着“精思国计,细量民生”的校训,微光小队满怀热情地开展计量文化节,向当地的小朋友们传播计量之美。今日课程聚焦计量文化节项目的原理与制作要点,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前,先与计量文化智慧深度对话。

课堂——时间密码

水钟制作

  小小的水滴里正藏着时间的密码。这节课上,李恩格老师以"水滴计时"的古老智慧为引,带领小朋友们探索人类最早的时间计量方式——水钟。老师生动讲解了水钟依托"水流等时性"的核心原理,古人正是利用这一特性,通过观测水位下降的幅度或收集的水量来标记时间的流逝。同时,老师通过一个视频拆解了制作关键和误差来源,一点细小的失误便能引起巨大的误差,小朋友们看得入神,纷纷惊叹于古人智慧的精妙与现代科学的严谨。

日晷制作

  揭秘了水滴里的时间密码之后,徐一诺老师依托“太阳光影随时间移动”的自然规律,进一步探索古人观日计时的智慧。当太阳东升西落,影子在晷面上缓缓移动,不同的位置对应着不同的时刻。这堂课摸清了日晷的小秘密,相信大家都对日晷有了清晰的认识,期待明天大家动手制作时,都能亲手造出属于自己的日晷!

课堂——重量探索

曹冲称象

  把家喻户晓的故事——“曹冲称象”带进课堂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课上,吴羽洁老师借由经典故事,解析“浮力平衡”与“等量替换”的智慧。使用简单的小船模型,在水箱里记录水位变化,用曲线就能反推未知物品的重量,让孩子们懂得:换个角度,难题也能变简单。

杆秤制作

  课程中,方博老师从杆秤的基本构造入手,结合杠杆原理,向孩子们解释了“秤砣虽小压千斤”的科学奥秘。通过对比、演示等方式,孩子们逐渐理解了秤杆、秤砣、秤盘之间的力学关系,明白了如何通过调整秤砣的位置来测量物体重量。

  最让孩子们兴奋的是老师展示的自制小杆秤。老师们拿起秤杆,挂上不同的小物件,移动秤砣,清晰地演示了称重过程。孩子们围在一旁,认真观察每一个细节,不时发出好奇的提问,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今日的知识铺垫,是为了明日动手时更得心应手。相信在计量文化节上,这些原理会化作孩子们手中的钥匙,打开实践创造的大门。

  欢迎关注中国计量大学光电学院党员之家官方公众号,持续关注2025“微光致远”社会实践团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