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6日,窑火琉光实践队前往淄博陶琉博物馆,开展琉璃文化探寻活动。实践队通过参观馆藏、体验制作、访谈匠人及志愿服务等环节,全方位接触琉璃文化,助力传统技艺传播。
当日上午,实践队与4名小朋友组成参观小组,在专业讲解老师带领下开启馆藏浏览。为扩大传播范围,队员全程开启直播讲解,让线上观众同步了解琉璃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讲解老师结合专业知识,系统介绍了各时期琉璃器物的工艺特点与文化背景,使队员及线上线下参与者直观感受到琉璃制品承载的历史积淀。
随后,实践队参与琉璃小挂件制作体验。在匠人指导下,队员们按流程操作:选取琉璃棒后,在1200℃高温下将棒头烧制成圆球状,用特制葫芦夹塑形中段细处;再用料棒粘连葫芦粗端,以喷火枪加热细端,待琉璃融化后拉拽分离;随后将细段烧制成球状,用镊子夹出葫芦把,最终经沙盘冷却、穿绳成坠。看似简单的工序实则对操作专注度要求极高,需通过持续转动维持琉璃形态,全程充满实践挑战。
制作结束后,队员们对琉璃匠人进行访谈。针对“为何能长期保持对琉璃烧制的热情”这一问题,从业多年的匠人表示,自己初中毕业后便投身该行业,创作中的创新空间是坚守的核心动力:“每件作品都能融入个人想法,琉璃成为表达自我的载体,这种无限变化带来的新鲜感,让工作始终充满吸引力。”
下午,实践队转为志愿者身份,在博物馆内为参观者提供服务,包括讲解琉璃知识、指引参观路线及协助工作人员处理日常杂务。通过服务实践,队员们进一步深化了对琉璃文化的理解,也为文化传播贡献了实际力量。
此次活动通过“体验+传播”相结合的方式,让实践队员深入感受琉璃技艺的传承价值,同时借助多渠道传播扩大了传统工艺的影响力。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