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榕城闽韵长,共此清音绕四方

    发布时间:2025-08-12    阅读: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戏韵文澜实践队
2025年7月25日至28日,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戏韵文澜”实践队聚焦闽剧传承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前往福州开展清廉史料与闽剧史料梳理、三坊七巷实地调研、名家深度访谈、暑托班闽剧普及等系列实践活动,探寻闽剧艺术在强化文化认同、凝聚民族情感中的独特价值。
 
寻廉·承脉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从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廉洁养分,实践队在前期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工作。通过深入研究,发现省博物院、三坊七巷蕴藏丰富的清廉印记,就此开启了廉洁文化探寻之旅。在省博物院“爱廉说——文物话清廉特展”,队员们从青花瓷、古牌匾等珍贵文物中,清晰见证了历代对清廉的执着坚守。循着清风的足迹,队员们走进三坊七巷历史人物勤廉馆,在一件件展品前驻足细览。玻璃柜内陈列的一部闽都“勤廉群英谱”,将严复等先贤“为国担当、清白自守”的精神从历史深处召唤至眼前,清晰感受到那份凛然正气。在林文忠公祠庄重红墙的见证下,队员们瞻仰林则徐官服塑像,展读他写给家人的“居官尤宜清白”家书,在历史脉络的触摸中,深切体悟廉洁精神代代相承的不朽价值。
 
【图1】
 
对话·凝心
 
实践队怀揣着对闽剧传承的责任感,深入福建省实验闽剧院与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展开调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闽剧是地方剧种,植根于民众之间,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消亡掉,必须大力扶持闽剧发展”,这份嘱托也成为队员们调研的初心。在闽剧院,队员们与周虹院长进行深入交流,后随贺嘉书记实地考察舞台与化妆间等场所,深刻感受闽剧的艺术氛围与发展历程;重点围绕“乡剧相聚”闽台合作品牌与贺嘉书记交流讨论,并专题采访了国家一级演员邓振辉及《贬官记》主演唐桂林、林宇辉等艺术家。队员们详细记录下艺术家们数十载的坚守故事,重点聚焦邓振辉老师丰富的赴台演出经历,在鲜活细节中具象化理解闽台“同根同源”的文化血脉;针对闽剧传承的语言障碍与时代挑战,艺术家们立足创作实践,积极为守护传统与创新平衡建言献策。
承载着艺术家的深情厚谊与传承忧思,实践队继而探访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与拥有十一年台湾学习及研究经历的朱佐老师进行专题座谈。朱佐老师从闽剧历史源头出发,结合深厚的台湾在地经验与学术研究,系统阐释了闽剧作为文化纽带在闽台乃至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中的独特作用,为调研提供了坚实的历史脉络、理论框架与生动案例支撑。
 
【图2】
 
 
【图3】
 
赋彩·植根
 
实践队在探寻闽剧文化与廉洁文化的过程中,还创作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文创成果。队员们精心制作了清廉主题和闽剧主题的宣传视频,用微课形式捕捉闽剧的精彩瞬间与廉洁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生动画面展现闽剧魅力与清廉精神内涵。同时,还设计了包含闽剧小知识的宣传手册,以及徽章、钥匙扣、明信片等文创产品,将闽剧元素融入其中,让传统文化以更鲜活的形式走进人们生活。
这些文创成果不仅是实践队调研成果的生动展现,也为后续的文化推广奠定了基础。实践队怀着让闽剧“活”在当下、“火”在未来的使命,走进苍霞社区暑托班开展闽剧文化推广。队员们首先围绕闽剧的起源与特色进行讲解,并精心准备了微课:《贬官记》的诙谐、《过崖记》的厚重、《生命》的炽热通过视频片段生动展现,当阐释闽台戏曲共通的旋律时,孩子们眼中燃起了对“同根同源”文化的兴趣。活动高潮是DIY闽剧大舞台环节,队员们指导小朋友们动手制作迷你闽剧人物和戏服剪影。在队员与孩子们的热烈互动中,双方共同投入、积极参与,闽剧的艺术细节与两岸文化的紧密联结也在这份双向的热情里深植童心。

【图4】
 
在实践队员们亲身探寻闽剧光华并将其播种入童心沃土的实践中,在“实地调研—深度访谈—文化普及”的连贯举措中,队员们不仅真切触摸了闽剧历史脉络深处的故事,更深刻认识了其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形的粘合剂与助推器的独特价值。未来,实践队将基于此次活动形成的调研数据和访谈纪要,持续聚焦非遗根脉守护,探索传承创新路径,为闽剧等非遗文化广泛滋养心灵、凝聚共识贡献青年智慧与力量。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柚”探多彩贵州,共寻银花密码

2025年7月26-29日,苏州大学"小红柚"实践团赴贵州绥阳开展金银花产业调研。团队先后走访金蕾银花展览馆、十二背后景区、温泉镇民宿和苗

榕城闽韵长,共此清音绕四方

闽剧传薪火
廉心植沃土
在榕城的七月盛夏
福建师范大学“戏韵文澜”实践队
执闽剧之舟探寻文化根脉
扬清廉之桨荡开共同体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