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浸润忆初心,科技赋能绘未来
服务队深挖白溪关村周边革命史料,将战火中的通信兵、哨兵等故事改编成情景剧。青少年手持简易道具演绎,稚嫩的动作里满是对英雄的崇敬。VR技术更让历史场景“活”了起来——戴上设备,炮火声与冲锋身影交织,让青少年仿佛置身当年的山岭战场,“原来红军真的在我们山上战斗过”的感慨道出了红色记忆的觉醒。
科技体验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队员们指导青少年用AI技术修复老照片,让模糊的影像重焕光彩;用AI技术生成动态影像,让美好憧憬具象化。


图为服务队队员为当地青少年佩戴VR眼镜
生态探秘悟共生,安全守护筑防线
田埂间的生态小课堂上,青少年分组认领观测区,手持工具观察记录,用手抄报表达对生态的理解和守护家乡的决心。“‘瓶’启生态新篇”活动中,青少年将塑料瓶变成五彩花盆,种下绿植,贴上姓名标签,传递环保理念。
安全守护如影随形。法律课堂上,VR模拟的欺凌场景让“大声说不”成为共识;两性教育用动画与情景剧拆解成长困惑,“身体边界”认知悄然建立;“向阳花伙伴计划”中,青少年在承诺书上签下名字,手拉手组成安全守护小队;道路安全课的“交通标识连连看”、防溺水安全课的情景模拟,让安全规则深植心间。


图为“方寸探秘”活动现场
实践成果展风采,童心筑梦向未来
“乡村科技文化节”上,青少年的成果展示与文艺表演相映成趣。生态手抄报、手工纸桥、“水上花园”等作品,展现着对科学原理与自然生态的理解。文艺表演中,情景剧《烽火小英雄:雪峰山的号角》重现红色历史,土家族摆手舞传递乡土风情,大合唱《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歌曲唱出对未来的憧憬。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青少年捧着成果与表演道具合影时,眼中不仅有假期的喜悦,更透着“用知识改变家乡”的笃定。


图为“乡村科技文化节”大合照
本次志愿活动以青春智慧激活乡土资源,在留守儿童心中播下爱乡兴乡的种子。谈及假期收获,孩子们的话语朴实而坚定:“这个夏天教会我的,是成长,更是守护家乡的勇气。”志愿服务的微光汇聚成炬,正悄然照亮乡村教育振兴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