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作为蓝色食物的重要孕育地,在人类食物供给体系中占据关键地位。烟台坐拥黄渤两海之利,海洋资源得天独厚,蓝色食物产业在其经济版图中占据特殊地位。依托丰富的海洋物产与深厚的饮食底蕴,烟台蓝色食物产业呈现出蓬勃生机。2025 年8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耕海牧渔实践队走进烟台,深入调研蓝色食物消费市场,探寻其发展活力与升级路径。
滨岸品鲜享美味,游客盛赞海味香
烟台的碧海蓝天与鲜活海产,共同构筑起独特的美食旅游名片。实践队员来到了烟台市海昌渔人码头第二海水浴场进行实地调研,在滨海景区与游客交流时,来自陕西西安的游客张女士笑意盈盈地告诉实践队员:“早听说烟台海鲜色香味美,这次专程来尝尝,海参鲍鱼鲜美,大排档的海鲜烧烤更是风味独特,果然没让人失望!”许多游客表示,烟台蓝色食物的鲜醇口感与地域特色,已成为旅行中最难忘的味觉记忆,为城市旅游增添了浓厚的烟火气。
市集探鲜观百态,产业发展待破局
当前,烟台蓝色食物消费市场活力涌动,本地居民日常饮食中海产品常见,游客尝鲜需求也带动了消费增长,但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实践队员来到了烟台市莱山海鲜市场进行实践调研发现:价格乱象频发,部分商家利用信息差随意定价,尤其针对游客的场所价格虚高;品质保障不足,海产品新鲜度与安全性把控存在漏洞,影响消费信任;消费体验有短板,市场配套服务与场景打造欠缺,限制了消费潜力的释放。这些问题既关乎消费者权益,也影响着烟台蓝色食物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多方协同解决,方能释放烟台蓝色食物产业发展势能。
店铺守鲜承海韵,蓝食商户守鲜忙
海洋馈赠的蓝色食物,是烟台餐饮版图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海鲜店则是连接海洋物产与消费者味蕾的重要纽带。在烟台,大小海鲜店星罗棋布,店主们凭借对海产的熟悉与对品质的坚守,让“烟台鲜”的招牌愈发响亮。实践队员来到了一家经营三十多年的老店,谈及经营,店主张先生直言:“守着这片海,就得把海鲜侍弄好,每天渔港直供的货,掐着时辰收,差一分新鲜都不要。”为让食客尽兴,张先生还在店里开辟了小加工区:“客人挑了活鲜,现做现吃才对味,这才是烟台的‘鲜气’。”这家小店是众多海鲜店的缩影,这份对海产的珍视、对食客的热忱,静静晕染着城市的饮食韵味。
为进一步了解海鲜消费中食材分量与食客需求的匹配情况,实践队员在张先生的指引下进行称重。电子秤的显示屏亮起,数字在短暂跳动后趋于稳定,张先生在一旁指点:“四人份的餐食,梭子蟹选三只便足够,每只重量控制在三百克上下,肉质才够紧实。”对于张先生及其他商铺老板而言,称量的不仅是食材的重量,更是对食客口味的精准把握,对一餐一饭的郑重对待。
此次调研让实践队员深切感受到,烟台蓝色食物消费市场的活力源自海洋的馈赠,更离不开产业的用心培育。随着消费环境持续优化、服务体验不断升级,这抹 “海洋蓝” 必将更加耀眼,为烟台海洋经济与民生幸福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通讯员:王佳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