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激励青年一代担当时代责任,2025年8月,红色实践队分赴辽宁、内蒙古、四川等地开展“追寻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参观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接受思想洗礼,汲取奋进力量。
实践队成员王嘉乐来到内蒙古扎兰屯吊桥公园,参观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巍峨挺立,采用砖石水泥结构,设计简洁庄重,刻有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战斗中牺牲的红军战士姓名。顶部的红军战士雕像手持钢枪,目光坚定,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王嘉乐在参观后表示:“这些英勇的战士不远万里来到异国他乡,捍卫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他们的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他深刻认识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青年一代应将这种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国家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徐洋、高梓洋、李一和前往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期望能在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上,触摸往昔的峥嵘岁月,汲取奋进的力量。
踏入纪念馆,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高大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矗立眼前,诉说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那洁白的碑身,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神圣与庄严。走进馆内,珍贵的历史照片、斑驳的革命文物以及详实的文字资料,将我拉回了那个战火纷飞、风雨如磐的年代。从早期共产党人在青岛的艰难探索与奋斗,到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从抗日战争的浴血奋战,到解放战争的硝烟弥漫,再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无私奉献,每一段历史、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畏的牺牲精神。
参观过程中,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被先烈们的精神深深震撼着。他们中,有的正值青春年少,却毅然投身革命,将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有的为了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隐姓埋名,默默付出,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和英勇牺牲,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幸福生活。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实践队成员对党史的了解,更激励他们勇于担当时代责任,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