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经历

湖北学子三下乡:领略非遗魅力,走进庐州内画

大学生新闻网荆州8月9日电(通讯员 许程娅)为了解庐州内画的发展现状以及传承情况,领略非遗文化的魅力,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于7月6日下午走进合肥市蜀山区牛家村进行实地调研活动,调研团队参观了许多内画工艺品,了解到内画工艺制作流程,并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传播好庐州内画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喜爱上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合肥是座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文化类型繁荣多样,城市名片丰富多彩,祖先们在这片土地上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许许多多灿烂的文化,极具庐州本土特色的庐州内画便是其中之一。内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工艺,是以特制的变形细笔,在玻璃或琥珀材质的壶坯内手绘出细致入微的画面,非常需要手艺人的技巧和耐心。
在非遗传承人姜洪亮先生的工作室中,团队成员实地参观了各种精美的内画作品,这些琳琅满目的工艺品让队员们赞不绝口。据了解,这些手工艺品都是由姜洪亮先生经过对材料一点点筛选,对外观一点点打磨才得到的。作为庐州内画第五代传承人的姜洪亮在继承传统内画艺术的基础上,结合庐州地域因素、人文因素,融合新安画派及徽派传统文化内涵,借鉴当地民俗故事传说,以及皖南民居建筑风格、田园风光等景致,通过40年内画艺术实践得以形成极具本土特色的庐州内画艺术,作品的题材与绘画技法都带有其自身的独特魅力。
“怎么能在看不到容器内部的情况下,还画的这么漂亮呢?”团队成员雷家天提出这一疑问。姜洪亮先生解释到,完成一个内画作品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加之长期以来不断的练习所积累出的经验,如果稍有不慎,前面所做的一切就白费了。姜洪亮先生从事做内画已有四十年了,是当之无愧的老匠人了。姜洪亮先生向团队成员一一介绍着工作室内的内化作品,每一个工艺品的背后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他告诉团队成员:“最初做这个主要是迫于生计,但现在内画已经是我一生的热爱,更是我一生的事业。”
据悉,庐州内画在以前是人们进行售卖以谋求利益的大宗产品。为了庐州内画的延续与传承,姜洪亮先生现在虽然上了一定年纪,却一直坚持着内画工艺,每日沉浸在内画的世界,不断地进行创新与研发。他的徒弟沈红妹女士出于对内画的喜爱,怀着一颗传承与发扬内画的心,现在已经继承了姜洪亮先生的衣钵,从事着内画创作事业。靠着他们的坚守,使庐州内画未流失在历史中,得以发展,传承至今,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道。
姜洪亮、沈红妹及其弟子以弘扬内画为毕生追求,多年来一直坚持从事各类公益活动。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地进行内画技艺展示与教学,扩大内画的社会影响,提高庐州内画的知名度,在培养传承人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姜洪亮先生也提到,庐州内画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在时代发展迅速,物质淘汰快速的当今社会,如何使古老技术继续发展传承下来成了姜洪亮先生一直思索的问题。内画工艺品不像剪纸、葫雕等一样,大部分都必须由手艺人亲手进行创作。未来,姜洪亮先生姜会更多地融入自己的想法,研发出一系列文创产品,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贴合年轻人的需求,比如可以用来做一些摆件、花瓶、水杯、酒瓶、挂件、耳坠、首饰等,也可以与其他工艺相结合,如刺绣、制酒等,做成具有内画元素的衣服和酒具。
经过一天的调研,团队成员加深了对当下庐州内画手工艺的认识,不仅收集到一份份详实的资料,更领会到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的重大意义。团队成员表示,今后将会对此次庐州内画的调研整理成一份完善的调研报告递交给上级机构,共同助力庐州内画的传承与保护,为新时代传统文化的发展贡献出一份青春力量。
 

社会实践经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