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起,我们如沙漠里旅行者般迷茫,幕落,我们收获的是走出沙漠的坚定。
众所周知,实践准备活动也很重要。我们在不断地召开会议中摸清楚了实践活动的流程,在师姐不断地用心指导下掌握了拍摄技巧,在分配实践任务中学会了配合默契,明白了团队的意义。而在实践中,我们懂得了相互依靠。
当我们第一次作为团队进行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时,内心既激动又担心。此时考验是寒冷的天气,病毒的肆虐,收获的是成长的坚持,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当村委会明白我们的来意后,微微笑便把我们领到了宣传栏一旁。在那里,我看到了党的二十大关于乡村振兴的内容节选,看到了村委书记深入农户家了解芦蒿的产出情况和农业专家手把手教农户智能技术的运用的图片。照片上,每个人笑的都很开心,不同于专家自豪的笑容,在农户的笑容中我看到了他们对丰收的喜悦,对未来的希冀。当我们向受访农户提出问题时,他们大笑起来,皱纹从他们的脸上漾开。在他们脸上,我看到了对乡村变化的肯定,对政策的期盼;看到了勤劳致富的鲜活事例;看到了干部与农民之间的紧密配合;提前感受到了作为大学生肩上的社会职责感和使命感。

钻进大棚,我便惊呆了:一排排整齐的藤架上挂满了一串串阳光玫瑰,不少串上还有熟透的葡萄径直掉在了土地里。我正惋惜着,便注意到藤架下有不少忙碌的身影,原来是鸡!我漫步在土地上,我再次抬头看到环绕我的藤蔓,此时在我眼里他们已不仅仅是植物,他们正在编制这个小岛的梦。鸡,葡萄,土地,简简单单的三样东西,在当地人的手中竟构成了致富的宝贝。惊讶于管理井井有条的同时,我不禁感慨当地人聪明的头脑和致富本领的强大。他们没有给自己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而是找准定位,脚踏实地,一步步培育自己的特色产业。我并没有看到欧美国家19世纪发展后必然带来的糟糕的生态,相反,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画面。静谧的岛上,孕育着新一代的发展变革。在那条致富的快车上,这座名不经传的小岛早已拥有了头等座的车票。此时的乡村,已经有了不少现代化的影子。

从找队员到团队成立再到现在进行社会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欢笑,有彷徨,想过要放弃,但我们最终坚定。社会实践既给我们磨练,又给了我们一笔取之不定,用之不竭的财富。毕竟,社会是一所能够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通过社会实践,我们学习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我们不再是只会纸上谈兵懵懂无知的小将,在历练与摸索中磨砺出了甲胄。我们参与社会,融入社会,更锻炼了自己。我们认识到实践团队的重要性,认识到团队对我们的重要性。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成长,成长为自己曾经最羡慕的样子。
也许,这就是社会实践本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