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经历

集大学子三下乡:三十年春风化雨,三洲镇绿富共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努力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的美丽中国。2023年7月6日至7月10日,由集美大学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的12名学员组成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来到长汀县三洲镇三洲村的“丰盈农场”,开启社会实践的第二站。
 
  走进农场,感受生态治理变化
 
   初到三洲村,实践队成员在乡镇干部的带领下参观了丰盈农场的经营产业。结合第一站在杨梅博物馆内看到的生态巨变史料,队员们不禁惊叹于眼前的生机盎然:只见漫山遍野栽满了各类果树,成片的油菜花在山野间竞相绽放 ,清风徐来,满目苍翠。昔日的“火焰山”早已变为“花果山”,曾经山荒土瘦的痕迹几近消失全无。“以前一直在书本上读到关于长汀县三洲镇生态巨变的奇迹,今天身临其境后,才真正感受到如今绿水青山、蓝天白云的来之不易。”实践队副队长郭丹盈说。
图为实践队队员参观三洲村发展情况。 吕佳 摄
  实践队在村镇干部付晓强的带领下沿着山路缓缓前进,在三洲村观景台上,队员们与村镇干部展开了座谈交流。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丰盈农场是三洲镇最大的农场,经营了3000多亩的荒山,种植有杨梅600余亩、山茶油800余亩、柑橘柚子等果树1800余亩。从农场山顶的凉亭向远处眺望,三洲镇已被重重青山所包围,满眼翠绿。而这一切的成就,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也离不开当地政府、企业家和农民的互帮互助与坚持不懈。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三洲村干部付晓强进行座谈交流。吕佳 摄
 
 坚守情怀,描绘乡村振兴蓝图
 
  返回山下,实践队与长汀县丰盈农场创始人沈树朝总经理进行了座谈交流,访谈中进一步了解丰盈农场致力于以生态治理带动经济发展的历史沿革、经验成果和未来规划。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丰盈农场总经理沈树朝先生进行访谈。吕佳 摄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从沈经理讲述中,实践队员感受到了民营企业家坚守荒山、依山致富的精神。2013年,沈经理怀着对革命老区的一片深情,虽然当时的长汀水土流失相对严重,但是他坚持认为这片贫瘠土地潜力无限,坚守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先后成立长汀县三洲森生杨梅专业合作社、丰盈美丽生态农场。白手起家的过程往往并不一帆风顺,起初和沈树朝先生一起打拼这份事业的还有数十位股东,几年后只剩他一人坚守。尽管如此,他以强烈的奉献精神勇敢拓荒,随着产业发展,他不吝啬分享合作,培训了10多户果茶专业户,致力于打造富民利民惠民的果茶产业。面对扶贫助弱,他甘于奉献,2013年至今共举办果树绿色防控术培训20期,培训果树种植人员1650人次,为本地农民100多人就业提供保障。也正是他不忘初心,最终换来3000多亩红土地上的果茶飘香;将昔日的“火焰山”变成“绿水青山”,再到而今的“金山银山”。
 
交流学习,汲取青年奋进力量
 
  踏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难万险,企业家精神与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同向同行。经过此次对丰盈农场的参观调研,实践队队员切实地走进生态治理的第一线,感受到在政府主导、企业带动、社会参与的共同下,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共同发力、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携手并进,谱写出乡村振兴的响亮篇章,在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上高歌稳进。
 

社会实践经历推荐

情系筑城工匠,关爱建筑工人

情系筑城工匠,关爱建筑工人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呼吁社会给予建筑工人更多关注,统筹推动改善建筑工人生产生活环境,为建筑工人提供法律援助以及维护其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