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经历

合肥工业大学国家级“多彩贵州”专项社会实践团队赴贵州省丹寨县 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

       7月21日-26日,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青春筑梦乡村振兴,非遗花开多彩黔乡”国家级“多彩贵州”专项社会实践团队赴贵州省丹寨县开展实践调研活动。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数字化赋能非遗保护与传承,多维助力乡村振兴与教育事业发展。
       非遗,在时尚中闪光。7月21日,正值第三届中国丹寨非遗文化周在丹寨县万达小镇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多项非遗项目集中在此展演、展示、展销。实践团队亲临现场,感受非遗文化魅力,体悟苗侗民族风情。实践中,团队成员采访了多位非遗项目传承人。其中,贵州大方漆器第六代传承人高光友向实践队员介绍:“方漆清如油,照见美人头。荡起虎斑色,担起钓鱼钩。”说的正是大方生漆的极佳品质,使得大方漆器成为了一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销现场,正在进行直播卖带货的贵州酸汤引起了实践团队的注意,贵州凯里酸汤鱼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吴笃琴向实践团成员介绍,贵州酸汤的“酸”来源于自然发酵,经过多年的实践,始终坚持创新理念,不断试验提高酸汤可调度,和多家商铺达成合作打开销路;7月23日下午,实践团队造访了万达小镇扎染工坊,探访了一群来自江西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创业团队。在工坊负责人成城的带领之下,实践团队亲身体验了扎染技艺。据悉,创业团队不断为扎染注入时代活力,在款式、面料、纹样、染法等方面不断创新,突破了传统审美的限制,将年轻化、多元化理念融入扎染设计。在探讨交流之际,他谈到:扎染作为传统工艺,不仅是承载了丰富文化底蕴与审美价值,更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结晶。传承非遗,是对历史深沉的崇敬,更是对传统文化的承继与创新。
       7月23日上午,来自黔东南州各县的各民族同胞,身着隆重靓丽的盛装,带着独具特色的非遗展品,前往丹寨县举办民族盛装巡演。载歌载舞,欢声笑语,手拿花鸟鱼虫图案蜡染小方巾的白领苗方队、独特的芒筒芦笙乐舞方队、锦绣飘逸的八寨苗方队、自信满满的苗族民俗方队……各族同胞以饱满的热情展示着独特的民族风情。
       第三届中国丹寨非遗周共有来自全国多地的60个非遗传统工艺在此展出,苗族泥哨、布依族刺绣、侗族刺绣、丹寨鸟笼、三穗竹编……丰富多样的非遗技艺在此展示。黔东南州向世界展现了绚丽多姿、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擦亮了一张耀眼的“多彩贵州”名片!
       产业,在创新中发展。为探寻非遗传承与保护的丹寨方案,了解研究生支教团在服务地的工作开展,7月24日,实践团队一行赴共青团丹寨县委座谈交流。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海林、共青团丹寨县委书记潘建、副书记曾思宇,合肥工业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丹寨分队部分成员及实践团队师生13人参加座谈会。
       会议伊始,张海林首先从发展历史、专业特色、学校概况等方面对学校和学院做了介绍。他表示,合肥工业大学多年来不断筛选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人才,历届研支团成员中也不乏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学子,谈及本届入选研支团的两名学生,希望他们能够克服困难、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投入到服务地的支教工作中去。
       潘建在认真听取我校汇报后,首先对实践团队一行表示热烈欢迎。提及当地的非遗文化,潘书记谈到,丹寨县人口仅17.95万,却拥有八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遗大县。对于非遗产业的发展,丹寨县政府提供许多扶持政策,使得很多在外务工的青年返乡传承非遗技艺。蜡染传承人张依苹,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后因县里对于创业的政策扶持,2014年返乡创业,现已成为蜡染技艺的青年领头人;鸟笼技艺传承人王玉和在县政府的扶持下,带领整个卡拉村将鸟笼技艺发扬光大;古法造纸技艺传承人王新武将古法技艺传遍石桥村,在不断地创新与改进中,丹寨非遗文创产品销往世界各地,真正做到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会上,合肥工业大学第25届研支团丹寨分队成员,计算机与信息学院2023届毕业生罗雪瑜和李庄威对于研支团前期的培训过程进行了简单介绍,分享了自己的收获与感受。潘建代表团县委对于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工作表示了肯定与感谢,希望合肥工业大学能够选派更多优秀人才来到丹寨县,助力丹寨县的教育发展。
       支教,在奉献中传承。7月24-26日,实践团队赴丹寨县长青第二小学开展支教活动。探寻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服务足迹,感悟青年力量在乡村教育中的积极意义。
       实践团队与长青二小相关负责老师开展座谈交流,实践团指导老师介绍了团队此次出行的目的和意义;长青二小副校长蒙发海代表服务地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蒙校长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合肥工业大学研支团的支教历程和取得的教学成果,他说:“我们十分感谢研支团九年来的坚守,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力量,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更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开阔了视野,产生了走出大山的渴望。”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海林代表学院对服务地为研支团提供的支持和关心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学院本年度2名入选研支团的学生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学院一直大力支持学生投身志愿服务工作,支教的过程,是学生受教育、长才干、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并勉励研支团罗雪瑜、李庄威两位同学,不断积累、提升教学本领和经验,传承工大优良作风,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会议结束后,实践团队与长青二小开展合肥工学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挂牌仪式,实践团向长青二小捐赠两台天文望远镜、多台科学用学生显微镜、篮球足球等体育用品、美术教学用具,文具物资等,助力长青第二小学软、硬件教学设施建设。
       7月25-26日,实践团队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支教志愿服务活动。本次支教活动共包含预防电信诈骗知识宣传、心理健康教育、中国美食品鉴、天文知识科普、象棋入门教学、爱国主题教育、少儿编程入门等七大板块。
       青春助力乡村振兴,志愿花开锦绣黔乡。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团队以第三届中国丹寨非遗周开幕为重要契机,以多种形式,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气息、民族特色的调研活动。旨在展示合肥工大学子奋发有为、拼搏向上的精神面貌,引导年轻一代牢记使命担当,树工业报国之志,扬传统文化之帆。未来,合肥工业大学“数字拾遗”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将砥砺前行,持续为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保护提供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案。
 

社会实践经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