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垃圾分类,推动绿色环保
实践队队员首先对村民进行入户宣传服务并为其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队员们面对面为村民仔细讲解手册上的垃圾分类知识,根据村民的特点和需求为其制定合适的宣传知识,队员们还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垃圾分类的经验和小技巧分享给村民,将村民家中的垃圾进行了分类整理,并告诉村民怎样区别垃圾,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对应不同类别的垃圾,引导村民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更加有效地处理生活垃圾。村民许奶奶表示:“之前的垃
图为实践队员与村民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政府 供图
推进包装废弃物回收,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长期以来,农药、化肥包装物及废旧农膜、秧盘等各种农业投入品包装废弃物因无回收处置措施,散落在田间、沟渠,影响村容村貌,对农田、水源造成污染。沂堂镇想方设法做好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杏山湖社区积极推动建设,值得肯定。实践队员走进田地,察看农作物长势和农药、农膜回收处理情况。实践队员了解到,村民对于回收农业废弃物的意愿很高,也将其付诸于行动,积极践行,收效很好。“自从知道农药包装和农膜遗留的危害之后,我们就不再大意,每次播种前后都会做好废弃物的回收工作。”村民赵先生说到。做好农业投入品包装废弃物回收,不仅是生活需要,也是法律要求。同时,这还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再生资源,能够给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降低农作物耕种成本,实现增产增收;也能减少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促进生态文明,是变废为宝的双赢之举。
图为实践队员在田地中观察作物长势和包装残留。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政府 供图
秸秆还田综合利用,粪污入地肥沃土壤
秸秆乱烧乱抛、畜禽粪污直排一直是农村发展的难点问题。近年来,临沂市罗庄区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科学有效利用畜禽粪污,让废弃秸秆还田,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加快乡村振兴进程,全面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沂堂镇还在探索农业生产的全流程减碳。“我们回收农作物秸秆、废弃物,粉碎后与家禽粪便混合,发酵后就成了有机肥。”杏山湖社区负责人说到。实践队员在走访调研时,村负责人介绍了关于秸秆等剩余物的处理问题。在沂堂镇,种、养殖业和有机肥料生产的循环大幅减少农业生产环节的碳排放,有机肥的施用也提升了农作物的品质。截至目前,杏山湖社区已有近六成土地施用有机肥。“秸秆如何处理一直都是每年丰收季的大问题,秸秆粉碎省时又省力,不仅环保,还能做肥料,村民都非常支持。”杏山湖社区村民卢业林说。同时,实践队员也对村民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我们响应政府的号召,进行低茬低割,通过秸秆打包再利用,既能为养殖业提供良好的饲料,也有利于后期的翻耕播种。”沂堂镇杏山湖社区村民湛洪涛说。村里的养殖场也都与种植户签订协议,将粪污低价且“点对点”送至种植户地里,同时,种植户也将秸秆等交给养殖户加工为动物饲料。秸秆还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杏山湖社区让放错地方的资源发挥了应有作用,不仅经济效益明显,生态效益更是彰显,蓝天净水已然成为“新常态”。
图为杏山湖社区的养殖鸡棚之一。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政府 供图
本次在杏山湖社区的实践调研取得圆满成功,实践队员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对变废为宝的理解都更加深入。全社会也应该认识到,变“废”为“宝”要在资源综合利用上下足功夫,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和利用模式,从项目推广、政策保障、技术支持等方面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促进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实践队员更加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要从日常生活上下功夫,以“小”促“大”,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图为“变废为宝”实践队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政府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