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经历

践行环保理念,坚持绿色发展

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15日电(通讯员 侯璐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水清天蓝地干净。为统筹推进乡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建设工作,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科普环保知识,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变废为宝”实践队青岛片区的队员们于2024年1月15日走进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通过调研街道居民对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以及宣讲垃圾分类的作用等方式,开展“走进乡村社区,引领垃圾分类”活动。
前期充分准备,实践有序进行
1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变废为宝”实践队队员召开线下会议。在会议开始前,队长首先搜集了充足的资料并且整理出比较清晰的实践思路,在与团队成员分享完自己的想法之后,实践队员们通过前期查阅信息和亲身感受,在会议上对身边低碳生活方式的发展与不足进行探讨,并确定了活动实践主题。实践队以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为假期实践展开地,并为此制定实践计划,明确任务分工,为日后有效的开展假期社会实践创造良好条件。

图为实践队员召开线下会议。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雨涵 供图
了解分类现状,助力顺利开展
1月15日上午,“变废为宝”实践队的队员们来到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一处垃圾回收站,实践队员们对垃圾站内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实践队员们了解到,垃圾分类工作实施之前,社区垃圾收集处理一般是在定点位置放置垃圾桶,然后由保洁人员定时清理。虽然同一位置会放置不同色彩的垃圾桶,并且注明不同色彩垃圾桶所对应的垃圾种类,提示垃圾投放者根据不同垃圾种类准确投放。但由于环保意识及垃圾分类知识不足,这种垃圾分类效果甚微,于是社区设立自取式厨余垃圾桶、绿色生活驿站、能刷脸刷卡的智能垃圾箱等收取厨余垃圾,并通过积分换奖品形式对分类投放的居民进行奖励,吸引居民参与,有力的解决了居民诟病较多的“我分类了,到楼下又混在一起”的问题,在解决垃圾分类问题上做出了很大努力并取得较为可观的成果。
QQ图片20230725231541
图为社区垃圾分类宣传牌。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侯璐璐 供图
调研居民认识,实践高效进行
采访过后,为真实确切地了解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看法与了解程度,从而促进实践队员们更加精准地开展科普调研活动,实践队员们分成两个小组,调研人们对生活垃圾分类了解以及实施情况,向当地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为创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一份努力。实践队员们分别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周边居民进行访问,了解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调研结果显示,居民们基本都有垃圾分类的意识,但是分类工作还做得不够精细,大多数人只是把纸箱、塑料等可回收垃圾分类出来,而剩余的垃圾全部混合在一起。其中,一些老年人不清楚如何区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也不理解其分类的原因,一些年轻人虽然对垃圾分类较为重视,但是却不了解垃圾分类的具体知识及其措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居民没有意识到垃圾分类的作用、不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因此实践队员们决定重点从这两方面为周边居民们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科普宣讲。

图为实践队队员走访调研社区居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付丰赫 供图
宣传垃圾分类,实现绿色生活
针对这个情况,实践队员们在社区开展一系列环保教育活动,希望能够引起居民们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视。活动现场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观看参与,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不明白的地方。社区工作人员及实践队员们积极向社区居民及过往行人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宣传,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四色垃圾分类标准、四色垃圾的正确分类方法,他们利用展板、宣传册等形式,向居民介绍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具体操作方法,并耐心解答了居民们的疑问。同时引导居民逐渐养成垃圾分类入桶的习惯,将垃圾分类工作逐步推进。

图为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侯璐璐 供图
在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需要高度重视,垃圾分类也早已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垃圾分类是人人都能做的环保工作,看似是一件小事,实则是关系民生的大事,对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实践队员们通过本次实践活动,走进社区,了解社区,感受社区,将垃圾分类带入社区,增强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引下,用实际行动服务社会与人民,在行动中体悟自身职责使命,在行动中锻造青春力量,在行动中助力城市振兴,打造美丽宜居新环境,让美丽乡村承载更多温暖乡愁。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雨涵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