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工作共分为四个阶段,即以下内容:
①前期活动选址、布局以及规划。通过前期充分的准备,力求达到最佳实践效果。
②各个成员走进农民、深入农田进行调研,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利用所学向农民推广可降解地膜,并因地制宜设计地膜,力求可降解地膜深入千家万户。
③团队成员进行线上推广,积极在各大平台投稿宣传。借助互联网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优势向社会传播可降解思想,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作为乡村振兴促进团,团队成员来到各地的农业科学研究院进行调研学习。在实践过程中与当地农民接触交流后发现,虽然国家积极倡导可降解地膜的使用,但仍有许多农场、农民因成本原因,依旧使用不可降解地膜,农田存在留有大量残膜等危害土地质量的问题。因此,团队结合复合材料及高分子材料的专业背景,以可降解产品技术为切入点,帮助农民和当地政府对农用塑料制品进行回收、分类、处理。此外,在各个农场、农科所开展公益讲座,向农民普及可降解知识以及不可降解地膜的危害等。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开封的调研。我来到开封市水稻乡南北堤附近的农田,跟当地农民进行了深入交流,我在过去团队在此处推广产品的基础之上,团队成员持续追踪、深入农田、探访农民。在此过程中,不仅仅团队产品收获了广大农民的一致好评,而且团队也收获到了更多的建议与鼓励。为进一步改善产品打下了良好基础。于实践中收获成长,团队更加坚定了持续推广产品,为广大农民谋福利,为乡村振兴某发展的决心!
本次实践中,我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农民和当地政府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农业污染,推动环保事业,助力乡村振兴。正可谓“乡村振兴正当时,青年助力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