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心得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 ——章丘铁匠牛祺圣父子

  尘世喧嚣,大浪当道,大家的脚步似乎从未停歇,“择一事终一生”也成为了奢侈的理想。然而牛祺圣父子却在浮华的现实中任事如尘,化手为器,摒弃浮躁、久久为功,手上的老茧、身上的烫痕、长年累月苦练出来的本领,见证了奋斗的青春,增添着前行的底气。
在全方位寻求快速发展机械化的现代社会,打铁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但是我们始终相信有一些东西是机械化代替不了的,就像锻打、抛钢、淬火……在一个铁匠身上留下的一辈子的肌肉记忆和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也许在闲暇之余,牛祺圣爷爷会思考之后的路该何去何从。但是当他全身心投入到制作中时,又会化身成最专注的匠人,只追当下,莫问前程,大概就是最好的诠释了。
  乡里流传着一首歌谣:“有女不嫁铁匠郎,一年四季守空房。铁匠过年回到家,破衣烂衫扔一床。”铁匠的劳动强度一般人望而生畏,没有力量不能打铁,没有胆量不敢打铁,没有吃苦精神不愿打铁。俗语“打铁先要身板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每至烘炉生火之时,都会温度骤升,拉一阵风箱,会汗水满头,从炉膛里拉出烧红了的铁块,铁花飞溅,抡一番铁锤,便挥汗如雨。那几斤重甚至十几斤重的大锤轮番起落,需要超人的力量与气度。手握铁钳夹住烧红的铁块,少则十几斤、多则几十斤重,日久练成了钢臂铁腕。
  匠人的成长,敬业专注的情愫必不可少,求精创新不可或缺,才能总领风骚数百年。一句玩笑话:“你打的铁再好,难道还能打出花来?”启发了牛祺圣爷爷。牛祺圣父子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才将一件完美的工艺品“牡丹”展现在世人眼前,一株盛放的牡丹花,薄薄的铁叶子上有清晰的脉络,铁牡丹花上可见绽开的层层花瓣。一盆牡丹花充分显示出了父子俩对铁工艺的深爱和执着。走进牛爷爷家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抗疫”主题的艺术品,两座山(雷神山、火神山)中间有个新冠病毒,火神山上有一根注射器,代表西医,雷神山上有一口药壶,代表中医,病毒上插着一把剑,剑上面刻着“众志成城”。这个艺术品的内涵是: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治疗新冠病毒,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团结一心才能抗击疫情。面对新形势,他们由传统农具向工艺品的转型,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研究铁匠工艺上,把细腻的艺术元素揉进了粗犷硬朗的打铁技术中,想要把传统的铁匠工艺升华至艺术殿堂。千姿百媚的铁牡丹,光滑圆润的宝葫芦,胖乎乎的铁南瓜……那些栩栩如生的铁艺品,就是他们转型成功的标志。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把工作做到极致,牛祺圣父子的“匠心”在时间的淬炼下坚定,也在不懈的攀爬中沉淀。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核心在践行,要有怀匠心、筑匠魂、字匠情、践匠心的目标,过程才会有方向、有定位、有远方,才能瞄准标高,凝心聚力,逐梦前行。就像牛祺圣爷爷憧憬着未来,梦想要将章丘铁匠精神与铁匠技艺发扬光大,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让章丘铁匠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让章丘铁匠迎来前所未有的辉煌!
  无论从事什么劳动,只要具有“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就能以勤学长知识、以苦练精技术、以创新求突破,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和伟大复兴使命的生力军的一份子,尤其需要工匠精神来指导自己的干事创业,让工匠精神成为一种精神标尺,沉淀对事业的热情和执着,就一定能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时代洪流中勇立潮头,展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