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心得

以旅游之美,筑城市之兴

发布时间:2024-07-28    阅读:
夏日的海风掠过,给人们送去最清凉的慰藉。沿着蜿蜒的海岸线望去,海浪在金沙滩上频频舞动,固岸的青松在近岸伫立遥望。在这个贴满热情活力标签的时令里,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变废为宝”实践队来到日照市万平口景区展开实践调研,有幸在这里见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收获绿色发展的成功经验。
绿树阴浓夏日长,暂别校园,我们来到日照万平口旅游度假区。正值旅游旺季,人流攒动、游客熙攘。沿着沙滩漫步,清新的海风迎面拂来,带着海洋特有的咸涩味道,让人瞬时心旷神怡。在这样的美好景致中进行社会实践,不仅让我们饱览了自然风光,体会了风土人情,尤其让我们感受到了新质生产力的蓬勃生命力,领略到了这座海滨城市无穷的发展潜力。
守卫绿水青山,强筑发展之基。在与游客进行访谈时,有一位游客的话令我印象深刻。这位游客表示:“自从来到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感受了碧海蓝天,享受着清凉的海风,感觉整个人都不得不放松下来了。”可以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产业发展兴旺的必要前提。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提高,在流量的带动下,一些“人间仙境”“一生最值得去的N个旅游胜地”“著名网红打卡地”诸如此类的景点层出不穷。但是这其中许多地点往往只是昙花一现,过度包装的后果就是失去了自然的魅力,如果不依托固有的旅游资源并适当开发利用,便不能保证其长久发展。旅游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因子,让城市在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图为实践队员与游客进行访谈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思伊 供图
厉行环保理念,绽放生态之花。走进那片天然氧吧,聆听鸟儿的欢歌,感受海风的习习低语,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到人与自然共生的地方践行环保,不落下一个空瓶、不放过一张废纸,不遗漏一处残屑。尽管我们实践的时间尺度和空间范围有限,但这些微小的举动会如同奔流入海的江水,最终汇聚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的一环。而这种亲身体验,也会在我们的心中种下一颗保护自然的种子,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觉地去守护这片珍贵的家园。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垃圾分类处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奕斐 供图
传扬绿色观念,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绿色观念的奠基。每一次城市的发展蜕变,都为旅游增添了新的吸引力;每一次旅游的热潮,都推动着城市向前迈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这不仅是我们对当下生活环境的珍视,更是对未来世代的庄重承诺。
 
图为实践队员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雨涵供图
以旅游之美,筑城市之兴。在这个繁华喧嚣的时代,当人们的脚步愈发匆忙,心灵愈发疲惫,生态旅游宛如一道清新的曙光,照亮了我们回归自然、寻找内心宁静的道路。而生态旅游的建设,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更是我们对未来的庄重承诺。这次实践过后,我们深刻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绝不是喊喊口号,拉张横幅就能完成的,而是要躬身实践、切实笃行。环保之路漫长而艰辛,我们将时刻保持对环境的敬畏之心,从每一个细微的行动做起,努力传播环保知识,用实际行动,为地球增添一抹绿色,让这份来自大自然的恩赐永远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