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心得

践行绿色发展,感悟时代担当

发布时间:2025-02-05    阅读:
  2025年寒假中,我有幸参加深入济宁煤矿区、了解煤矿区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实施效果以及面临的挑战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社会体验,更是一场深入了解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要求、感受传统能源行业绿色转型脉搏的探索之旅。

时代召唤: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理念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济宁煤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致力于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指南。
  济宁市积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转型号召,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走进煤矿区,智能化改造的成果令人瞩目。采煤机自动感应煤层厚度,精准作业;运输系统实现智能调度,效率大幅提升。邹城市东滩煤矿、鲍店煤矿,任城区唐口煤矿等矿区凭借卓越的智能化建设成果,成功通过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金乡县金桥煤矿等煤炭企业凭借绿色发展理念与实践,入选省级以上“绿色矿山”行列,这一系列成果,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理念的转变,为我们展现了传统能源行业绿色转型的无限可能。除此之外,经济生态化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济宁市各煤矿区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煤炭的依赖。这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的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青春担当:实践目的与意义

  此次实践,我们怀揣着多重目标。首先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在学校里,我们学习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等理论知识,但只有走进煤矿区,才能真正理解这些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看到智能化设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我对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其次,探索济宁煤矿区的转型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这是我们的责任。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了许多成功经验,如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科技支撑的合作模式;同时也面临着技术创新成本高、人才短缺等挑战。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的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在团队协作中,我们分工明确,共同完成调研任务;在与当地居民和企业沟通中,我们学会了倾听和表达,提高了沟通协调能力,这些实践技能将是我未来步入社会的宝贵财富。在社会调查活动中,我们也了解到当地居民对环境改善的期望,也看到了企业在转型中的需求,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知行合一:实践方式与过程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方式。实地调研与考察是我们了解煤矿区的重要途径。我们深入矿区,了解煤炭从开采到运输的全过程。通过与一线工人交流,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绿色转型的期待和努力。走访调研、问卷调查等形式,让我们全面了解了煤矿区的绿色转型情况。在走访中,我们发现一些企业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投入不足,原因是对政策的了解不够深入。我们也收集了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评价和对煤矿区发展的建议,通过分析数据我们看到了绿色转型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为提出建议提供了依据。社会调查活动让我们深入基层,了解到更多实际情况。我们围绕煤矿区周边农村的生态环境变化展开调查,发现随着煤矿区的绿色转型,农村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如煤矸石的堆放等。

未来可期:实践感悟与展望

  这次寒假社会实践,让我收获颇丰。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对中国式现代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明确的规划。在实践中,我看到了绿色发展的力量。济宁煤矿区的转型,不仅改善了环境,还提升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让我坚信,只要我们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就一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展望未来,我相信济宁煤矿区的绿色转型将取得更大的成就。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更多的创新技术将应用于煤炭行业,实现更高效、更环保的发展。这次社会实践将成为我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激励我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愿景而努力奋斗。(通讯员 孙梦涵)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心得推荐

点亮童心,传承门礼之光

在山东省潍坊市的社区内,一场以门礼知识传播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正有序展开,我有幸作为志愿者参与其中。此次活动并非单纯的知识传递,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