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总结

科技扶贫,绿色发展

科技扶贫,绿色发展
中国青年网日照129日电(通讯员 林迪迪)按照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国经济也逐步转型升级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方式迈进,农业发展也逐渐向绿色化,科技化的方向迈进。1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隐入烟尘”实践队前往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沿江乡进行社会调研,了解绿色创新以及科技发展对沿江乡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而对当今扶贫工作的提出相关思考和建议。
实践队员们首先来到了沿江乡老街道。不同于现代的高楼大厦,在这条街道上,简易的装饰,怀旧的颜色,保留着沿江乡过去的房屋建筑,道路两边墙体上的宣传板记录着沿江乡的建设发展的故事,在这里,实践队员们看到了一条亮丽的专属于本乡的记忆长廊。38B49B6844AEBD0149982B702239AC6B
图为实践队员沿江乡老街道。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皋荣 供图
科技赋能,打造蔬菜生产基地
参观完老街道,实践队员们来到沿江乡办事处,与当地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向其询问沿江乡近年来发展的主要产业。工作人员介绍说:“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蔬菜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沿江乡拥有优势的土地资源与劳动力资源,街道党委、办事处积极利用这一区位优势,进行产业改革,蔬菜产业已经成为村民们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在交谈中,实践队员了解到,沿江乡蔬菜产业发展速度较快,蔬菜产品的商品率高达75%,蔬菜产业收入占全乡种植业收入的30%,占农业总收入的13%,全乡多处建成了连片的蔬菜生产基地,蔬菜产业已经成为沿江乡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EC864D16A8684A883C94AEC266065F83
图为沿江乡街道办事处所在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皋荣 供图
 对于沿江乡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实践队员向工作人员作出进一步提问:“沿江乡虽然拥有发展蔬菜种植的先天优势,可是该产业是如何取得如今的规模和收益?”工作人员给出了答案。要想使农村经济整体效益提升、提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提高,就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沿江乡与麒麟区城南片区接壤,交通便捷,是城乡信息和经济的关键纽带。这些年,街道党委、办事处积极利用这一区位优势,使得先进的技术和资源信息快速有效地传播开来,同时加快农村地区的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息传播渠道,极大地
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此外,街道党工委还通过组织基层干部、农户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技术培训系统。由此,农户掌握蔬菜种植技术,发展蔬菜种植自然也事半功倍。D1ECCE8C7EB6CBD8E77BBA33C83EC7CD
图为实践队员与工作人员交流图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皋荣 供图
取长补短,不断完善科技扶贫
此次走进沿江乡,实践队员不仅看到怡人的景色,也看到乡村经济的发展,更看到科技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沿江乡利用科技,结合
沿江自身区位、气候、交通、水源等自然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区特色农业,成功实现脱贫致富,该模式为其他乡村脱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看到发展的同时,实践队员也在进一步调研中发现了沿江乡科技扶贫模式的一些问题。首先是科技扶贫的机制不完善。由于科技扶贫模式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内部协调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完善,极大地阻碍了相关项目的开展进程。 针对不同区位和土地结构村的差异,在科技扶贫过程中缺乏针对性,造成了资源的内耗和信息的不对等。其次是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农户接受技术过程长。在沿江扶贫实践中,虽然有的科技扶贫项目开展了相应技术讲座培训,为农户灌输了相关理论知识,但缺乏实地考察、实地调研和实地的指导帮扶。由于广大农户知识水平客观上比较低,学习能力不强,致使单纯的理论学习很难充分掌握并运用于实际,加之有限的理论指导和不充分的实际调研操作,造成了农户接受和应用技术时间长、效率低的现象,使得项目实践过程中结果不尽人意。
科技扶贫模式是一项需要长期跟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对此有关问题的研究,还需要广大一线科技扶贫工作人员对该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

粮食梦,中国梦,我的梦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作为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隐入尘烟”社会实践队的一员,我很高兴能同大家一起前

科技扶贫,绿色发展

按照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国经济也逐步转型升级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方式迈进,农

以青春之姿,谱写乡村发展新篇章

古人有言:民以食为天。2022年12月17日,我跟随曲阜师范大学“隐入烟尘”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一起乘车来到泰安市岱岳区角峪镇,走进美丽

矢志不改移磐石 耕耘不辍续新篇

感受乡村,感受农耕文明跳动的脉搏,感受中国最浑厚的呐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浸润的血汗,我和“隐入烟尘”实践队其他

乡村展新颜,景助新农人

乡村要振兴,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一环。为进一步了解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情况,推动人才振

“靠山吃山”新农人,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的大趋势和消费者消费的升级,乡村旅游发展飞速,其在改变乡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中存在